都来读 > 碎月如粥 > 第86章 擢拔之谜

第86章 擢拔之谜


1970年代的皖省形势是获得中央首肯的。

        从几年前震惊全国的‘武斗’混战到目前各方面趋于稳定,尤其在贯彻‘抓革命、促生产’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皖省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已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增长达百分之十左右。而这样一个大好局面的形成,李德生同志是功不可没的。

        李德生是在1967年7月,皖省‘武斗’形势最为严峻的情况下,由□□亲自点将,□□亲自布置,临危受命率12军紧急出动从江苏盐城赶赴皖省的。

        一到皖省,李德生同志就将部队分派到全省‘武斗’最激烈的几个热点城市,以高超的政策执行力和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巨大感召力迅速制止了‘武斗’,同时实现两派之间的联合,最后通过干部‘三结合’(注: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人民解放军当地的负责人和党政机关的革命领导干部)的形式,将各地的领导权统一掌握起来。

        李德生同志在皖省的这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不但在皖省各地深受百姓拥护,人们纷纷赞扬十二军是□□派来的好部队,是真正为人民利益着想,不顾自身安危的人民子弟兵,同时还立即引起中央和□□的高度关注。经新华社《国内动态》登载,皖省经验迅速由中央分发全国,并向全国推广。

        正是由于李德生同志在制止‘武斗’、维护工农业生产秩序,尤其是在稳定皖省局势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李德生同志不断被委以重任。此时,他不仅仅是皖省□□,省革委主任,同时还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另外还参加中央□□、□□业务组、□□办事组的工作。

        李德生一身兼任这么多职务可以说是共和国历史上少有的政坛奇葩景象,同时,他也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中国政坛一颗正冉冉升起的新星。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李德生的个人声望在皖省达到如日中天的地步也就不足为奇了。

        皖省‘积代会’召开时,李德生作为一省主要领导亲临会议自是必然,但要知道李德生此时的工作重心却已不在皖省而在京城,说具体点,也就是协助□□总理处理□□业务组,以及□□办事组的工作。那些都是党和国家的要务,而其他方面的工作李德生大多是交待、布置、过问一下。

        大人物的威望但凡越高,他的一言一行获身边左右重视度也就越高,这很自然。

        那天,李德生在江城小组会上与毛大年亲切交谈了一小会,这不过是会议期间的一个小小的花絮。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这就是个花絮,可对于一个政治敏感度很强的人,那就不一定是个花絮,而是一个可以起放大效应的倍增器,一个可以借此获得领导重视的引子。

        这个有着高度政治敏感的人便是省委办公厅主任赖红光。那天陪同省委和省革委几位领导视察江城小组的一行人当中就有他。

        他从李德生与毛大年的谈话过程,以及离开江城小组后,有意无意问的那句毛大年现在的任职情况等等判断出李书记对毛大年的印象当是不错。赖红光立马就有了对此跟进的初步想法。

        如何跟进呢?当然是进一步试探摸清领导的思路喏。

        作为省委办公厅主任,赖红光对李德生书记当前的工作安排、设想、重点以及目标不说一本全知,但基本上都是了解的。

        皖省从大乱到大治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干部队伍的调整、选拔及任用问题。李德生对此一向重视,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解放干部,也即将大批“□□”期间被打倒或靠边站的许多干部重新加以任用甚至提拔等等。但这还远远解决不了干部短缺的问题。所以,省委组织部已经几次在不同场合提出了要加大加快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赖红光这时便联想到了省委组织部前不久刚送来的一份尽快解决省直机关相关职位空缺增补的请示报告。就从这份报告着手吧!

        这天一早,赖红光便来到了李德生书记办公室,按惯例,先是汇报最近一段时间省委和省革委直属机构的一些重要工作落实情况,然后是各地市呈送上来的相关请示报告。赖红光有意把省委组织部的那份报告最后呈交给了李德生书记。

        李德生没有像以往那样就此结束当天的汇报流程,而是大致浏览了一下那份报告的标题和内容,少顷,还出人意料地问了赖红光一句:“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啊?”

        赖红光暗暗觉得今天有戏,李书记是很少和身边人讨论类似这样的具体问题,而一旦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便是对这个问题有所重视,甚至有了相应的考虑。

        赖红光佯装思考了一会,然后说道:“前段时间我们在解放干部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干部不足的问题,但我觉得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拓宽思路,目光还可以放远点。其实,这几年基层就涌现出很多有能力的好干部啊!”

        赖红光说到这里便停下了,他感觉李德生书记的目光已不知不觉中移到窗外,看向了远方。

        半晌,李德生书记突然转过头来对赖红光说到:“你的思路是正确的。这样吧,你把佩章同志,还有大胜同志都请来。我要跟他们聊聊。”

        赖红光立马说道:“那好,我这就去通知他们。如果没别的什么事,那我就先告退了。”

        上午,赖红光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便马上将宋佩璋常务副书记和省委组织部林大胜部长都通知到了。

        林大胜和赖红光平时关系就很熟,也常有来往。因为同在一个大院里办公,所以当接到赖红光的电话通知后,便立马赶了过来。尽管大致猜到是自己前不久送交的报告得到领导重视了,但免不了习惯上还是先上赖红光这里打探一下。

        赖红光打着哈哈笑着说道:“你小子是直接从对面那座楼蹦过来的啊!我这电话刚放下,你人就到了。”

        林大胜也不想跟他多开玩笑了,直接了当地问道:“是不是我的那份报告,李书记过目了?”

        赖红光点了点头,不过紧接着提醒道:“书记很快便要返回京城,要想事情能快见成效,你们还得抓紧时间落实。”

        那天,李德生书记到底和宋佩璋以及林大胜是怎么谈的,都谈了些什么,赖红光并不清楚,但却知道林大胜走时都没来得及和他打声招呼就匆匆离去了,由此可见任务很急,亦或是自己跟林大胜讲的那句话起了作用?

        不管怎么说,毛大年能调往省城赴任充其量也就是赶上了一次大形势下的小机缘,况且那次奉调入省的又不是毛大年一个,跟坊间所传‘李德生看上毛大年’的说法相比,后者无疑夹杂有太多市井百姓的想象色彩!


  https://www.dldwx.cc/xs/100129/5153453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