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攻城之王者荣耀 > 第41章 公仔

第41章 公仔


——朱紫谁为号,青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美酒如诗,石瓶如冰。

        朋友如玉,兄弟挚诚。

        美人如香,氤氲纵横。

        酒酣畅饮,淋漓忘情。

        许鬼、露儿盼盼、施岗、李将军、唐云。

        五人高举玉瓶,敬天祭地,一饮而尽。

        百里坡上百里草,五玉瓶底五玉心。

        “滴,系统提示,您获得了十件稀有物品——绝版盗匪领用酒!”

        这种消息,是唐云喜闻乐见的。

        “飞壶”、“雪山”、“天龙”、“凋英”、“马啸”、“江湖”、“书剑”、“一图”、“碧血”。

        九个玉瓶,九瓶贡酒,闪着亮光,出现在包裹里。

        唐云点检了一回,这九瓶酒水,都没有说明。

        这种来历不明的物品,不懂行的人,是完全不明白它的具体信息的。

        周晓彤的天赋技能看来派上了用场。

        唐云双手连,“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全部送图鉴,求“宝物鉴定”。

        顺带送了自己录制的盼盼出嫁录像。

        酒罢,许鬼抱起盼盼,“兄弟们,我许鬼,你们的二当家,今天娶媳妇,谁给我抬轿子!哈哈哈!”

        许鬼抱着盼盼放在轿子里,水贼们拿过备好的红布把青帘换掉。

        这时,取下青帘之后,人们才现它前后铺衬着一层细密的锁甲。

        许鬼、施岗见状大悟,李将军哈哈笑着,让军士收起那锁甲。

        看来即使一人单射,盼盼也应高枕无忧。

        这世上,有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忧伤,叫做——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若不自宫,也能成功。己经自宫,才现正经。”

        ……

        这李将军,果然是个滑头。

        这边,一众水贼己经抢着把轿子抬了起来。

        另一些水贼把刀剑入鞘,从腰间拿出唢呐、铙钹、锣鼓,铿铿锵锵、滴滴哒哒,就地吹奏。

        左手剑,右手刀的人不可怕。

        一味的杀戮,终有力尽。

        左手剑,右手喇叭的人,才可怕。

        翻译一下,就是——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唢呐一响,沼泽中顿时喜气洋洋。

        人们纷纷祝贺。

        “盼盼,我们回家!”

        “将军,盼盼父母与寒潭城共亡,至今盼盼没有去祭过一柱香,一壶酒,盼盼生是寒潭城的人,死是寒潭城的鬼,我做梦都想着寒潭城外的柳树如烟,兰水河中的鱼鲜,和沼泽地中你捕猎回来的鳄鱼肉

        !”

        许鬼大声说,“盼盼,我这就带你回咱们的柳林,去吃兰水河的鱼鲜,再捕沼泽中的鳄鱼解馋!兄弟们,我们走!”

        他转回头看着施岗和唐云,“施老鬼,大当家,你们两个不喝我的喜酒,我许鬼可不答应!”

        施岗哂然一笑,“许鬼,老夫坏了你十一年好事,今天是由衷地替你高兴,替盼盼高兴,喜酒刚才己经喝过,我就不去扫你的兴了。铃音堡中还有化兽坊的弟兄,己经等了我这么久,我也是时候离开,

        去找我的弟兄们去了,咱们后会有期,有缘再见!醉客小兄弟,你倒是可以去几日,我在堡中相候便是。小兄弟出人意料,虽非属我化兽坊,不过一路而来,你的琵琶管弦,深受百姓喜欢,希望你不要

        留恋山水,早日归来,若有他志,不复巡演,也传书信过来,施岗就此告别!”

        “施老鬼,既然这样,我也不勉强你!”

        “大当家,你出财、出计、出力最多,你是我和盼盼的贵人,你就万毋推辞,务必去咱们水寨游玩几日,看三天大戏,就让施老鬼在堡中等你,你看如何!”

        欲待推却,许鬼,水耗子、丑子都上前力邀。

        盛情难却,唐云应允。

        钱大壮抱着虎子走了过来,在唐云面前,倒头便拜,“大当家,你从水寨回到咱铃音堡,也务必到我的酒店去一趟,我知道大当家一掷百万,不缺钱粮,但是大当家救了虎子的命,也就是救了小老儿的

        命,我钱大壮身无长技,酿得一口糙酒,还要请大当家尝尝!”

        唐云心道,我不缺钱粮——

        我刚挣到手的1o万大米,还没捂热乎呢……

        搀扶起钱大壮,又扶着他抱着虎子,上了马匹。

        李将军见此间事了,向唐云、许鬼一抱拳,带着施岗,打马回程。

        百里坡上,寒潭崖众扬眉吐气,吹吹打打,喜地欢天,抬着喜轿,踏上返程。

        自为大当家,待遇一改往昔地被抖s。

        唐云这次骑在一匹小矮马上。

        “滴,提示,您己能功动宠物技能:骑术。”

        “滴,提示,您拥有一个专职用于骑乘的宠物:小矮马。负重:2oo-3oo斤;度:每时辰3o-4o里。”

        他己经学会了在荣耀中骑马。

        虽然只能骑温顺的马。

        骑术是一种在平衡木上找重心的小游戏。

        重心是一环闪动的光圈。

        只要保持不脱离光圈,马匹跳跃时就不会掉落。

        很简单,很容易。

        虽然不再坐车,然而这一路也需时日。

        看看时间,七点十分。

        饿了。

        退出荣耀,起身找吃食。

        冰箱里空空如也,看来晓彤和格格巫牵着球球还在遛。

        这样一想,顿觉浑身紧,不行,缺乏运动,我也去锻炼锻炼。

        换好衣服,唐云顺着林荫,一路慢跑。

        不知不觉,转到中心公园。

        手机响了,周晓彤打来的。

        “哥,我们回家了,给你带了饭——你在哪?”

        “晓彤,我出来活动一下,早饭先放那,我一会回去吃!”

        快八点了,公园中晨练的人己经少了。

        老年人练太极的地方,只有一个老头在练功,一身宽松的白色功夫服,姿势飘逸俊秀,拳脚一招一式,虎虎生威。

        三白老哥!

        唐云跑了过去。

        “三白老哥!”

        三白散人气沉丹田,收式站住。

        “唐小弟,这几日不见,依旧红光满面。”

        唐云笑着,“是吗,我面色这么好?经常熬夜,能好到哪里,不过仗着年轻。倒是您三白老哥,年纪比我大,皮肤保养得是真好,一看就是有功夫的人!”

        “诶,这个唐小弟你算说对了,练功夫嘛,就得调节呼吸,肺功能一好,皮肤就干净。”

        唐云听后说,“就是说,习武就可以美容喽?”

        “对喽,而且还不分男女老少,只要用心,只有练得对路,肯定有效!”

        “三白老哥,你这么一说,我真是心急难奈,马上就想修练上乘武功,飞檐走壁、踏雪无痕什么的!或者那个飞花摘叶、皆可伤人,隔山打牛,哈哈哈……”

        三白散人也不打断他的长舌,静静听他说完。

        “看到你这个样子,我就想起了我年轻时的样子,哈哈哈,真的是一摸一样。”

        “三白老哥,一看你就是个有故事的人,你年轻时,有什么故事,让我这个小弟,可以引以为戒?”

        “唉,四十五年前,我和你一般大,二十岁,痴迷武术,一问心思就是要拜师学艺,爹妈却不同意,也要我学艺——就是学门手艺,怎么办,我就偷了家里仅有的一点钱,离家出走。

        开始是走,走累了就坐车,有什么车坐什么车,拉米车、拉粪车、小驴车、拖拉机,还象铁道游击队一样,扒了许多次火车皮,终于到了少林。

        进了寺中,我就说要拜师学艺,有位老师傅看了看我,说道——三个月后,施主你就会回家,然而既和我寺有这三月之缘,现在就住在这里吧。

        我当时满心欢喜,认为这就是拜师学艺的开始,谁知先是吃了几天闲饭,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扫地点灯,点灯扫地——后来就让我跟从典座,让我去运水搬柴、割豆磨面,一干就是两个多月。

        我实在受不了了,心道我是来学武的,我要当名扬江湖的大侠,不是来干粗活的,这样下去,能学到什么武,我的大侠梦,哪年才能实现?

        于是,我就求教那位老师傅,求求师傅慈悲,让我早日学到武功!

        老师傅听完我的求告,连眼皮都没抬,坐在那里,等你把水运好,柴搬完之后,自然就教你武功!

        当时我年纪也小,一听这话,立时就急了,说运水搬柴、运水搬柴,我不是干了六十多天了吗,难道这就是练功?

        如果这就是练功,我去伐木队不是练得更快?

        那位老师傅这次抬了眼皮,看着我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终究是年轻气盛,耐不住寂寞,不适合在我这里,去后山找我师弟去吧,他爱调伏猛兽,也许他有办法教你。

        说着,给了我一封介绍信……

        这就是不教我嘛,哼,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

        我气鼓鼓地拿着信就奔了后山。

        来到后山,找知客询问了一下,告诉我说,这个老师傅的师弟不住寺里,住在一个山洞之中。

        山洞就山洞,我立即寻山洞而入,花了五六天时间,才在一个偏僻的山洞中,找到老师傅的师弟。

        当然见面就叫师叔,拿过信去,他看了看,也不说话,指了指山洞里的用具,然后就一个人呆。

        我当时欢喜异常,满洞里找被他降服的猛兽。

        结果一无所获。

        除了他,就是我;除了我,就是他。

        如果说有谁被降服了,那就是我这头自投罗网的猛兽。

        我在山洞里过了两天,他就只是做饭、拜忏,拜忏、做饭,一句话也不说。

        到了第三天,我实在忍不住,就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指了指嘴,又指了指洞壁。

        我过去看了看,洞壁上原来用柴灰涂抹了两个字——“止语”,怪不得他不说话。

        既然他不说话,我也只能干呆,每天就是吃了睡,睡醒再吃,,憋得急了,我只好去找树上的鸟说话。

        后来实在无事可干,就开始学着他的样子,也拜拜,以为过几天,师叔还不教我点功夫?

        谁知这样连着过了十多天,都记不得具体的日子,象个野人一样了,他还是一言不。

        我的脾气又上来,在一天早上,又求他教我功夫,他摆了摆手,要我拜忏。

        这是什么降服猛兽的高人?

        我当时又急了,说我是来学功夫的,天天拜拜拜,难道这就是功夫?

        如果这就是功夫,鸡天天这样啄米,不是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师叔看了看我,没有再说什么,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在手中捏了捏,然后装在我的包里,转过身去,再不动作。

        我心想,在这里看来想学到我的大侠武功,是没有缘份了,不如早走。

        拿定主意,就对着他的后背,磕了头,离开的山洞。

        又回到寺里,找到最开始的老师傅,告诉他我要走了。

        老师傅也没有说话,只是给我的包里塞满了干粮,说你和这里缘份己了,能教你的人不在这里,你走吧。

        走就走,我给他又磕了头告辞。

        离开山门一刹那,我心里一动,掰着指头一算日子,从进寺那天到离天,正好三个月。这时觉得这个老师傅有点门道,然而话己出口,年轻气盛,断不肯再回头的,还是要走。

        一时不知去哪,寺里早把我的情况说给了公安,家里的派出所打来电报说我父母急找,我也就动了想家的心,踏上回家的火车。

        在车上,吃的是老师傅给的干粮,也吃完最后一块干粮,也一脚踏进家门。

        爹妈问我,在寺里都吃什么,我说就吃这样的干粮,伸手一掏,干粮都被我吃光,哪里还有?却掏出了师叔给的那块石头。

        我爹惊奇地问,你在寺里吃这个,用手一拿。

        谁知这一抓,原来看起来象整块的石头,一下就成了碎末末。

        我把事情的原委说给我爹,我爹说孩子,人家是个高人,是你肉体凡胎,有眼不识金香玉啊,这下你死心了吧,既然对面不识真人,以后还是好好学个手艺,就安心守本分,做个俗人吧。

        我也懊恼不己,看来果然不可强求,就听了爹妈的意见,学了照相的手艺,开了个照相馆,后来娶妻生子。

        在生活中,虽然也一直自学些武术,但也只限于套路,用今天的话说,练的是舞术,而不是武术,就象现在的你一样。

        直到我四十岁,孩子大了,有了点闲钱,才又起了学武之心,既然无脸再回少林,就奔了武当。

        这次去后,虚心求教,哪怕对方只有十几岁,二十岁,象你一样大,只要功夫好,我都求教,慢慢学了太极拳、太极剑,虽然花拳绣腿,总算有模有样,能给人显摆显摆了。

        这下起了骄傲之心,到处说自己多么厉害,到处找人切磋。

        当然,这期间也遇到不少骗子,说自己是什么什么大师,什么什么高手,什么什么印证,什么什么传功,总之各种形色,教了你一点套路,就开始各种收费,而且说和我学,别的你都不要学,我这里就

        是武术的最高,供养好我,你自然就功夫高。我还好,有些年轻女孩子,更是被骗财骗色。唉,当初我也花了不少冤枉钱,最后现除了钱越来越少,我的功夫却没有越来越高,就离开了他们,他们还

        说我心不诚。

        唐小弟,你以后如果见了这样的人,不要听他说什么,默默、私下观察他的行为,就能现端倪。

        被骗得多了,怕了,想起了山洞里的师叔,就又开始访道。

        有一天,访道在一个小观。

        观里只有一个看观的居士,七八十岁,听力不好,总是打岔,我说我“四十多”,他就问我“石狮子多啊”?眼睛也不分明,点灯把火捻子总捅到一边。

        就这样一个人,我又和他大吹,我功夫如何了得,还一会表演个下大叉,一会来个一字马,一会一个青龙出水,一会又一个懒扎衣,他只是笑着,用没牙的嘴说些我听不清的话。

        到了晚上,要推碾子——小伙子,你知道碾子是什么吗?山里没有电,总之各种东西都很原生态,油灯、石磨、石碾,就是一种把米弄成面的工具,懂了?”

        这三白散人真是健谈,一番话说了这许久,才想到还有个小朋友在身边。

        唐云说道,“三白老哥,我老家是农村的,小时候见过石碾子……一个大石柱,圆滚滚的,在一个大石头上绕着一个中心的柱子转!”

        “真的吗,那你就好理解了,那个老居士推着石碾子碾米,我说我年轻,我来吧,他用跑风的嘴说“喉啊”,这两个字我倒是听得真。

        于是我就接过手来,开始几圈还可以,越推越觉得那碾子重,不过几十圈,就累得汗都下来,要坐下来喘气。

        我当时大为惊奇不解,好歹我也是习武之人,体力竟如此不堪?仔细一看,原来那是个铁石做的碾子,而且有些扁,格外沉重!

        那老居士接过手去,七八十岁耳聋眼花的人,推着铁石大碾子竟象跑马灯一样旋转,一口气就把整袋子的米都碾完。

        我当时心下叹服,因为当年错过两位高人,心下警觉,当时跪下,说你一定是个高人,我要和您学功夫。

        老居士说我老了,如果你能在这观里住三年,再说。

        我当时同意,就和妻子孩子通了消息,他们也阻拦不住,我就在观里住了下来。

        老居士越来越老,第三年秋天,有一天月圆之时,他坐在院子里,看着月亮,对我说,你来这里三年了,今天以后,就不用住在这里了。

        我问他,我是来这里三年了,可是您什么也没有教我啊?

        老居士用干瘪的嘴,哈哈笑着,说了几句话,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唐云看着三白散人,“老居士说了什么,您住了三年才有幸聆听,我想我是没有这个福分的,一定是惊天动地的话。”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125657/5807751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