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汴京第一酒楼 > 第109章 盘兔摆造型

第109章 盘兔摆造型


自炙羊肉在脚店中大火之后,沈于归又加紧陆陆续续寻了数十块石板,如此方能跟上每日炙羊肉的供应量。

        除了增加羊肉供应,沈于归的脚店中还新添了一项食客意见征集活动。在每桌食客付钱的时候,脚店中的小女使便会询问食客是否还有想吃但脚店中没有的菜品。

        经过三五日的收集统计,位列前三的菜品分别是盘兔、鹿脯与滴酥水晶脍。

        后两样菜所用原料皆非易得,即便沈于归有手艺,却也还要讲究个运气。不过要想在汴京城中买些兔肉并不难,只等兔肉一来,沈于归便能大展身手。

        翌日,沈于归起得迟了些,不过等走到脚店的时候,猛然发现靠脚店大门的一个小角落堆了许多的死兔子,皆是用竹筐装的,足足共有四筐。

        阿黎见沈于归来了,忙迎上来道:“姊姊,奴家今晨去南熏门,正好看见有人在卖兔肉,奴家便全买回来了,足足四筐,不知够不够?”

        沈于归指挥着那些饭博士们将竹筐抬进厨房,有些哭笑不得道:“够了够了,做盘兔用不了这么多。”

        不过随即又安慰道:“不过如今隆冬腊月的,一回多买些兔子也行,三两日也坏不了,倒还省事。”

        阿黎点头,自忙去了。脚店中一般上午都没什么食客来,故而那些小女使们便抓紧上午的时间将各处打扫打扫,除尘掸灰皆是惯例,而橱役们则加紧准备将各处送来的果蔬肉类制作成菜。

        将脚店交给她们,沈于归则跟着橱役们来到厨房。由于如今汴京城的饮食业内还未出现炒制技术,故而此时虽有盘兔,但京城中的做法皆是用水将兔肉煮熟。沈于归私觉此法虽行,口感却总是不如爆炒。

        厨房内的五人皆已分好了工,沈于归负责处理兔肉,那四位橱役则负责做面丝。

        这道盘兔的口感与造型皆是要求趁热,故而今日的准备时间其实没有那么紧张,只用提前将准备工作做好,等到食客点了再做都来得及。

        沈于归将兔子头尾去掉,去掉四肢,又挖去内脏,只剩下兔身。将兔毛在滚水中烫去,一盘盘兔所要用到的兔肉,便初步处理好了。

        这道盘兔便是要将兔肉切成半指长却极细的兔肉丝,沈于归还是对于自己的刀工最为信任,不敢轻易让他人插手。

        先将兔肉切成薄片,再将薄片一点一点切成细丝,不过好在兔肉肉质纹理明显,切肉时顺着兔肉的纹理,还算易切。

        即便沈于归做了掌柜娘子之后依旧每日里勤勤恳恳地练刀工,但似乎依旧是有些退步。虽说最后切出来的兔肉丝效果不错,但沈于归总感觉过程不大顺手,看来以后还得再多加练习,不可懈怠。

        待切好了兔肉丝,沈于归又将待会儿要用做配菜的萝菔、姜、胡葱白皆切成如兔肉丝一般大小的细丝,放于一旁备用。

        切好了手头上的菜蔬,沈于归便去看那些橱役们的面丝做得如何了。

        橱役们已经将面团擀成一片又大又薄的面皮,用刀将面皮切成细细的条状,再稍微将面条的棱角搓圆,于是便形成了许多一根一根细长的面丝。

        沈于归提前烧了一锅清水,将已经做好的面丝放入滚水中,只略煮一煮便立马捞出,放入凉水之中,这样可以防止面丝之间相互粘黏,待会儿也更加方便制作盘兔的造型。

        准备工作皆已就绪,沈于归便帮忙处理些其他的菜食,等待有食客点了盘兔再说。

        忙至午间,脚店中食客逐渐多起来,便不断有人来点这道盘兔。当下橱役们皆忙着做其他菜肴,一时空不出手来,于是沈于归便只好一个人完成这样吃食。

        沈于归将锅中油烧热,下入方才放在凉水中冷却的面丝。冷却的面丝遇上高温的热油,立刻开始吱吱作响,面丝受热,表层亦开始变得焦脆,颜色也逐渐开始变黄。

        面丝无需炸得太久,等到其软硬适中、差不多能定型了便要赶紧捞出,若是炸得太久不仅会口感,显得干柴,也不便于后续定型。

        捞出炸得软硬适中的面丝,手边提前备好一个干净瓷盘,将长长的面丝于盘中蜿蜒摆放,从底部开始,一圈一圈缠绕。油炸后出锅的面丝很快就变得僵硬,如同后世的馓子,便能趁热做出许多形状来。

        沈于归将数根面丝稍微摆弄,很快便搭好了一个如鸟巢一般的形状。形如鸟巢,看着却是金黄色的、脆的、香的,模样虽不甚精致,却是十分新颖。

        接下来沈于归又将提前切好的兔肉丝、萝菔丝、姜丝与胡葱白丝每样各取了些,锅中倒油加热,烧大火,开始爆炒。

        兔肉适合爆炒,尤其是加些辣椒,味道更好,爆炒出来的口感又嫩又香又辣又麻,只可惜如今没有还辣椒可供使用调味,便只好作罢。

        灶膛中火焰太大,竟直接窜上了锅沿,惹得厨房里的橱役们一阵惊呼,如临大敌,手边纷纷备好了水,一但形势不对,便立即救火。

        沈于归自然不惧,虽说爆炒时火苗确实大些,但实际上并没有看着那么吓人。于是只管娴熟爆炒,时而颠勺,时而颠锅,使尽浑身解数,恨不得将这一锅菜炒出花儿来。

        那几个橱役只是在一旁看着,便已是瞠目结舌,自己从未见过此种烹饪方法不说,这烹饪方法看着还难度甚大……

        沈于归往锅中加好了佐料,再颠几下,看着锅里食物的模样,似乎已经熟了,只是有些不确定,于是一手举着锅,另一只手拿了一双竹箸,在锅里挑了一小箸肉丝塞进嘴里尝尝味道。

        四种食材切成丝入口,舌头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兔肉丝,兔肉丝经过爆炒,外酥里嫩。

        只是因为每根兔肉丝里的嫩肉实在太少,于是在咀嚼的过程中,并不能那么精准地分辨哪里是外皮、哪里是嫩肉,于是便形成了奇妙的脆嫩结合的独特口感。

        再多嚼几下,便能感受到萝菔丝那水灵灵的口感。古语云,“冬食萝菔夏食姜”,这里的“萝菔”也就是白萝卜。

        冬日里的白萝卜刚成熟不久,口感是最嫩的,汁水也多,吃起来便是水灵灵的口感,嚼起来脆爽劲道。

        方才加佐料时自己特意多加了些醋,在锅中翻炒的时候,醋味被萝菔吸收,于是这会儿吃起来便略带些酸味,结合其脆爽的口感,夹杂在兔肉中,甚是开胃,让人停不下来。

        随后便是姜丝与胡葱白丝。姜丝的辛辣直冲鼻腔,但也是这股辛辣味,代替了如今还尚未出现的辣椒,与兔肉一起,给食客的味蕾带来第二次冲击。

        前有酸爽开胃,后有辛辣刺激,不论食客是不是行家,皆会为这道美味折服。若是吃得细致,自然能领会不同味道之间的层次传递,再不必多言;即便是囫囵吞枣地吃进去,亦觉得味道浓烈,鲜香脆辣,嘴里即便如同火烧一般却又欲罢不能。

        沈于归自己吃着亦觉得味道不错,咸淡刚好,便直接将锅从火上移开,将爆炒好的肉丝皆盛出来。

        方才炸好的面丝如今已经冷却变硬,一个金黄色的鸟巢已经定型,虽说模样不甚精致,甚至细节出来有些杂乱,不过胜在逼真,若非颜色不同,看着倒真像是从树上摘下来的鸟巢一般。

        沈于归将锅中新炒的兔肉丝等用竹箸一点一点夹了,摆于面丝之上。肉丝首尾相接,由外向内摆成一圈一圈的圆形,最后一直收到“鸟巢”中心去。

        炒熟的兔肉丝呈现出较深较暗些的黄色,姜丝的明黄色与之相比则要浅得多,再加上白色的、水灵灵的萝菔丝与胡葱白丝,两种色系的五种颜色搭配在一处,甚是好看。

        自有饭博士早在一旁等着,见盘兔做好,便立马端了出去。沈于归见其中两个橱役已经不大忙了,便让他们也来帮忙炸面丝摆盘,自己则负责爆炒兔肉丝。

        盘兔不愧是广大食客们自己所点的最喜爱的吃食之首,还未到晚间,早上新买的兔肉便已经消耗殆尽。没了兔肉,沈于归即便手艺再巧,也做不出这盘兔来,于是便也被迫“下了班”。

        算算日子,还有几日便是元日了,京城中大街上新年的喜庆气氛亦一点一点浓起来。

        虽不知汴京城中的酒楼、食肆除夕元日是否营业,但按照国际惯例,遇上新年,自己的脚店定是要放五日的休假的,毕竟自己这生意当真是一年来从头做到了尾,如今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北宋人新年元日皆食馎饦,除夜那日脚店中这些人定要在家中围坐守岁,一同游戏打闹欢乐,到时候做一桌红丝馎饦,一同好好热闹热闹!

        说到热闹,沈于归突然莫名想起一个人来,最近好一段时日,自己都没看见他的身影了,不知道在忙什么呢……

        既然人家没空来找自己,那么自己便去找找人家,这又有何不可呢?

        于是,两盏茶后,沈于归便站在了开封府衙的门口。

        如今天色虽晚,但开封府衙的大门依旧敞开,里头屋内还透出点点灯光。沈于归不禁感叹,原来公务员加班的“优良”传统是自古就有啊!

        门外站着两个身着铠甲的守卫,腰间佩刀,神情严肃而警惕,沈于归不敢冒犯,毕竟自己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介平民,于是只是递上一篮子胡饼,托门口守卫务必交予府衙内的王骞王大人,方才离开。


  https://www.dldwx.cc/xs/44896929/107947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