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废墟2004 > 《废墟》第二十七章 捉鬼 第一节

《废墟》第二十七章 捉鬼 第一节


第二十七章捉鬼

        第一节

        对于在老军校外围布控的第一天夜里,就发生的遇见鬼魂的事,刘浩和董迪两个人都对外人守口如瓶。他们俩清晰地记得往回走时孟小冬说过的话:这件事只限于我们三个人知道,如果你对局里的人讲,别人不但不相信,而且还会认为你胡说八道。

        第二天晚上八点一过,孟小冬手下的弟兄们又偷偷进入到各自的岗位。今天晚上,对于刘浩这一组有一件令大家都高兴的事——一顶户外折叠帐篷和两张气垫。

        经过刘浩的软磨硬泡,孟小冬终于松口了:刘浩这一组在蹲守点可以吸烟,但仅限于在帐篷里。

        刘浩和董迪心里都清楚,孟小冬之所以允许他们这一组在蹲守时可以吸烟,一个是为昨天晚上遇见鬼魂那件事;另一个,是为在林姨的屋子里发现的那张五人合影的老照片和后面的神秘密码。孟小冬这是在封口——用可以吸烟来封刘浩和董迪的嘴。

        身上裹着军大衣坐在帐篷里,下面是软软的气垫,年轻的董迪对昨天的事依然还有些心有余悸。于是他一捅躺在身边的刘浩:“浩哥,你说咱们这么点灯熬油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你挺不了了?”刘浩动也没动,嘴里冷冷地问。

        “我是说,能不能想个巧办法。”

        “什么巧办法?”

        “如果我们在每个监控点偷偷架一个摄像机,那大家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收起你的馊主意吧!摄像机能代替活人?能发现问题报告、能跟踪、能像人那样抓捕?净他妈胡说!再过十分钟你出去替别人,别他妈一闲下来就总突发奇想。”

        “你……我这也是为大家着想啊!”董迪碰一鼻子灰,但他又不想就这样自讨没趣地尴尬收场,于是把话题一转,凑过来神神秘秘地说:“浩哥,你说……昨天夜里……”

        “闭嘴!你忘了,你冬哥说什么了?”

        “现在不就咱俩吗?又没有外人。”

        刘浩坐起身,他掏出手机按亮屏幕,顿时漆黑的帐篷里有了一丝亮光,彼此能看到对方脸上的表情。他指了指帐篷外,然后狠狠地瞪了董迪一眼。

        董迪一伸舌头,然后冲刘浩双手一合,意思是:还是你心眼多,我服了。

        “给我拿根烟。”刘浩命令到。

        董迪递过一支烟并给刘浩点上,然后讨好地说:“浩哥,咱们队里除了冬哥,我最佩服你。”

        “少溜须拍马,你佩服我啥?”

        “我说的是心里话。你阅历深、脑子活,而且业务也好。咱们大队没有副大队长,我看将来就是你的,而且你跟冬哥还是同学。”

        “别提同学。就因为是同学,所以他才不可能推荐我当这个副大队长。”

        “为什么呀?”

        “你装什么糊涂?这叫避嫌——给别人看的。”

        董迪觉得这个话题继续唠下去依然会自讨没趣,于是话题一转说:“浩哥,我发现这几次出事,都是在杨佳姐值班的时候。你说,是不是有点邪呀?”

        “你小子说话,我怎么听不明白呀?你这话是说杨佳方人呀,还是说杨佳工作负责、总能发现问题呀?”

        “我只是没话找话,随便说说。其实,咱们男的也可以去住院处的监控点监控,可以以住院患者的身份去吗!”

        “你一个大男人,晚上不睡觉挨个病房溜达,还贼眉鼠眼的?人家杨佳和金春英是女同志,身份方便,可以以护士身份作掩护,哪个屋方便观察,就可以随便找个借口,大摇大摆地去哪个屋。我们这些大老爷们能行吗?”

        “浩哥,我猜这个晚上出来闹的鬼如果真是一个人的话,一定是看太平房的……”话说了半截,董迪看着刘浩。

        刘浩嘴里叼着烟点了点头:“嗯,所以小冬才在鬼楼的101安排了人,他肯定也怀疑是这个人干的。”

        “那我们还费这事干嘛呀?直接把他抓到队里,不怕他不说。”

        “你冬哥谨慎,他想抓个现形。”

        正在这时,刘浩从对讲机的耳麦里听到孟小冬和郝建国的通话。

        只听见孟小冬说:“建国大哥你在吗?我是小冬。”

        “我在,我这里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你年龄大了,要是挺不住就上炕休息一下、打个盹。”

        郝建国心里一阵热乎。自从自己到这个队里来以后,孟小冬一直很照顾自己。于是他说:“小冬,我没事。就是刘浩他们那组太辛苦了,要不我跟他们换一换,我没事。”

        “换别人都可以,但刘浩不能换。”

        听到这里刘浩有些忍不住了,于是掏出对讲机插他俩的话说:“孟队,凭啥我就不能换,非得蹲在野外的树林里?”刘浩这么说,一半是跟孟小冬开玩笑,而另一半却是真的。

        “刘浩啊刘浩,你说咱们队里谁比你更熟悉周围的环境?为什么你这组配的人最多?”

        其实,孟小冬把刘浩安排在鬼楼对面的树林里,确实是出于刘浩对周围环境熟悉的考虑。刘浩对环境熟,而且他经验丰富、头脑灵活,更重要的是刘浩的枪法好。军体校射击队出身的刘浩,每年市局组织打靶,他都是第一名。

        “哎!我只是说说而已,队长你可别当真。”刘浩开始把话往回拉。

        “刘浩,我怕把你安排在你家胡同口老费那一组,你媳妇小美一会儿喊你回家吃饭,一会儿喊你回家睡觉。”

        听孟小冬这么说,对讲机里所有听到的人都在嗓子眼里嘿嘿地笑了。

        这一夜,布控范围内没有发现任何可疑情况。早上八点一过,随着赵大林那一组从鬼楼101监控点秘密撤离、金春英不紧不慢地走出老军校的大门,布控在外围三个蹲守点的警力也悄悄地撤了出来。

        刚刚蹲守了两个晚上,队里便开始有了烦躁情绪。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案件有点小题大做了,这么蹲守下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但是大家谁又都不敢公开说,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孟小冬这么安排是请示过尚国华局长的,有尚局长的尚方宝剑,再多说话、发牢骚,只能是自讨没趣。

        在孟小冬的大队里,老所长郝建国对孟小冬总是百依百顺并极力维护,而且郝建国维护孟小冬始终是无条件的。不久前孟小冬把中奖的一百多万分给其他五个人,他郝建国同孟小冬得的一样多——四十万。四十万对于郝建国来讲,是他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他把以前同事、战友借给他填派出所小金库窟窿的人情都还了,还剩三十多万。这三十多万却让郝建国大病了一场,发烧烧到四十度,但郝建国高兴。老伴骂他:有钱烧的,没福气。随后又把孟小冬夸了不知多少次。

        郝建国有一个刚上大学的女儿,有了这三十多万,女儿上大学四年的费用,将来大学毕业找工作、结婚嫁人,就都不用愁了。所以,郝建国对孟小冬的好可以这样形容,若不是孟小冬离过婚还带着一个孩子,郝建国恨不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孟小冬。

        郝建国已经五十多岁了,按他的年龄和资历,完全可以不参加布控蹲坑这种辛苦的工作。他完全可以每天到机关吃完早餐后看看报纸、喝喝茶水,中午吃过午餐下午便往家溜达。但是,郝建国当过领导——虽然只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郝建国知道,当领导就要树立权威,要树立权威就要有下面的人抬你、维护你。只有这样,想拆你台的人才会收敛,才会不敢轻举妄动。孟小冬这个大队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盯着这个位置的人也很多,稍不留意照样会掉下来。所以,每当孟小冬安排什么事,队里其他人有微词时,郝建国都要坚定地站在孟小冬的一边,并给对方以迎头痛击。

        孟小冬知道郝建国在极力维护自己,但孟小冬从不表白,他把对郝建国的表白落实在行动上。比如这次布控,有老军校内部的鬼楼101监控点和外围的三个蹲坑点可供郝建国选择。鬼楼监控点虽然在楼里,但在屋子里,即使是走步、喝水也都要加着小心,更别说吃饭上厕所了;老军校南面军营路胡同里和西面树林里这两个蹲守点都在室外,那个罪郝建国根本受不了。所以,只有东面工人区马宏伟家里的蹲守点条件相对比较好,躺着坐着、喝水上厕所都很方便。于是,孟小冬便安排郝建国带这一组。

        费特殊时期曾经多次在私下里说,孟小冬表面上很含糊,其实很有心计。刘浩是他的老同学,郝建国是他的老领导,这两个人是他的左膀右臂,他把刑警一大队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背靠着常务副局长尚国华。五年之内,孟小冬会轻而易举地当上市局刑警支队的副支队长甚至支队长。

        不到四十岁的费特殊时期年长孟小冬四岁,他关心的不是孟小冬这个人,而是刑警一大队副大队长这个空缺的位置。但是,他看不到希望,队里的人都看得出,虽然孟小冬有时故意当众批评刘浩工作上没有进取心,是一块提不起来的豆腐。可每到关键时刻,孟小冬都要把好活——能够出成绩的工作交给刘浩。比如这次布控,费特殊时期自己的蹲守位置同郝建国一样,是一个负责赶人的位置,而刘浩的位置就像一个口袋——是抓人的位置。如果疑犯在包围圈内出现,就只能选择往刘浩所在的树林方向跑,将来一旦案件侦破,那么刘浩便理所当然地立头功。

        其实,孟小冬确实是这样安排的,只是他这样安排的意图,并不像费特殊时期想得那样复杂。在平时工作中,刘浩虽然有些不着吊,但是每到案件进行到关键时刻,刘浩比其他人都尽心尽力,更重要的是刘浩聪明、鬼点子多,胆子也大,这一点谁也比不了。

        ;


  https://www.dldwx.cc/xs/64925/3334410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