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五代十国传奇 >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刘皇后不认生父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刘皇后不认生父


却说高行周归顺后唐后,李存勖并没有瞧得上他。不过长期把持幽州的土皇帝赵德钧却对这个小伙子大加赞赏,说他"心甚谨厚,必享贵位"。尽管赵德钧在历史上是个反面人物,但对高行周的看法却没有走眼。

        公元915年,李存勖集中兵力南下攻梁。元行钦受到李存勖青睐,专门从李嗣源手里要过来,还被赐名李绍荣。当时晋梁双方对峙于莘县。元行钦被梁军围困,脸上中箭,力战不能突围,眼看就要没戏。就在元行钦与众将诀别的悲情时刻,刚过而立之年的高行周一马飞出,率领麾下精骑横挑梁阵,在枪林箭雨间往来驰突,最终在重围中救出了堪堪就要废命的元行钦。这一战,李存勖对高行周的看法立马发生了转变,瞬间爱上了这位白马将军,想将他收入自己的夹袋之中。可是,刚刚从李嗣源麾下要走元行钦,现在又要高行周,李存勖有点儿张不开口。毕竟,李存勖继承李克用大业不久,还需要干哥哥李嗣源的帮衬。李存勖索性派人对高行周说:"小高啊,大王很看好你,想给你当什么什么官,希望你能到大王帐中听用。"典型的拉拢利诱。可是以前百试百灵的招数,在高行周这儿却行不通了。高行周不是不知道站队的重要性,但他不忍心做个见义忘利的小人,就推辞李存勖道:"总管(李嗣源)用我,也是为了您的晋国,服侍总管和服侍您都是一样的。况且我家兄弟,能够脱离灾难遇上像您这样的明主,都是托了总管的厚恩,现在怎么能忍心背离他呢?"一席话说得李存勖心生敬佩,也就打消了挖墙脚的心思。

        却说唐主即位以后,加封岐王李茂贞为秦王,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为南平王,夏州节度使李仁福为朔方王,赐吴越王钱镠金印玉册,并遣客省使李严赴蜀,探察虚实。李严返报唐主,谓蜀主王衍耽情声色,不亲政务刑赏失常,若大兵一临,定可成功等语。唐主乃决意攻蜀,整备兵马粮械指日出师。

        却说刘氏出身乡野,身世凄惨,自小死了母亲,跟着以算命为生的老爹艰难过活。当时适逢天下大乱,在一次战争中,只有五六岁的刘氏被李存勖的将领袁建丰虏获,送往晋王宫为婢。李存勖的母亲贞简太后见刘氏聪明伶俐,甚是喜爱,亲自教其乐器歌舞。久而久之,曹夫人的心里就形成了一个想法,将刘氏培养成自己未来的儿媳,也就是李存勖的妻子。她认为自己一手调教出的女子,定然在品行方面十分出色,能够成为李存勖的贤内助。

        众所周知,李存勖有很高的音乐造诣,经常自己填词谱曲。他曾写出过“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这样的唯美词句。后人便取“如梦”二字,将这首词命名为《如梦令》。

        一天李存勖去给曹夫人请安,曹夫人叫他弹奏一曲,命刘氏以舞助兴。看着眼前的这个曼妙女子,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股优雅之气,李存勖立即倾心,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曹夫人见他痴迷沉醉,当场将刘氏许配给李存勖当了妾室。时隔不久,李存勖又封刘氏为魏国夫人。

        后来刘氏为李存勖生下了儿子李继岌,由于李继岌相貌和性格都与李存勖相类,刘氏得到李存勖的专宠。待到李存勖建立后唐,刘氏又凭借着皇帝的宠爱,一举登上了皇后宝座。刘氏出身低微少小贫穷,钱财在她眼里显得格外重要。

        当时后唐初建,国势强盛四方臣服,凡是进贡资物无不经过刘氏之手。刘氏一分为二:一份上奏皇帝收入内库;另一份则收入中宫据为己有。

        刘氏为了聚敛更多的钱财,竟让一些宫人、太监等扮成商人,将宫中所用的布匹、果品等物拿到街市上去卖;卖的时候让宫人、太监自称是皇后所用的东西,以便卖个好价钱。

        刘氏父亲以卖药算卦为生,人称刘山人。庄宗在魏州时,刘山人前来认亲,唐主令袁建丰审视,建丰谓得刘氏时曾见此黄须老人挈着刘氏。偏刘氏不肯承认,且大怒道:“妾离乡时略能记忆,妾父已死乱兵中,曾由妾恸哭告别,何来这田舍翁,敢冒称妾父呢?”【忍哉此妇!】因命笞刘叟百下。可怜刘叟老迈龙钟,那里禁受得起?昏晕了好几次方得苏转,最后大号而去【刘父既然会算卦,入谒前何不一卜?】

        庄宗明知此人就是刘后的亲生父亲,但也不便说破。庄宗既好俳优,遂穿上与刘叟一样的衣服,背上药囊卦筹,命其子李继岌头戴破帽相随,直入刘氏寝宫,说:“刘山人来探望女儿。”刘氏大怒,不好对庄宗如何,只好把气撒在继岌身上,将其痛笞一顿赶出宫去。此事一时成为宫中笑谈。

        不过事隔不久,刘氏派人偷偷给了刘老头黄金千两、珍宝无数,算是聊表孝心,并说明自己的苦衷,希望父亲不要再四处透露他们的关系。刘老头也是聪明人,自然守口如瓶。

        刘皇后不愿认亲生父亲,却自愿认张全义为养父。张全义久居洛阳,在后梁时已经封王,家富于财,庄宗入洛之后,张全义便又投靠了新朝。有一次庄宗夫妇造访其家,刘后自念母家微贱,未免为妃妾所嫌,不如拜全义为养父,得借余光。乃面奏唐主,自言幼失怙恃,愿父事张全义。唐主慨然允诺。刘后遂乘夜宴时请全义上坐,行父女礼。全义怎敢遽受?刘后令随宦强他入座,竟尔亭亭下拜,惹得全义眼热耳红,急欲趋避,又被诸宦官拥住,没奈何受了全礼。唐主在旁坐着,反嘻笑颜开,叫全义不必辞让,并亲酌巨觥,为全义上寿。全义谢恩饮毕,复搬出许多贡仪赠献刘后。俟帝后返宫时赍送进去。

        越日,刘后命翰林学士赵凤草书谢全义。凤入奏道:“国母拜人臣为父,从古未闻,臣不敢起草!”

        唐主微笑道:“卿不愧直言,但后意如此,且与国体没甚大损,愿卿勿辞!”

        赵凤无可奈何,只好承旨草书缴入了事。

        后唐宫中佳丽如云。据《新五代·伶官传》所载,庄宗李存勖幸邺之时,曾“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他在宫中设立教坊妓,除自己享用外,还经常用妓乐招待宾客。

        唐主后庭中有一女生有国色,为唐主所爱幸,竟得生子。刘后很怀妒意,时欲将她捽去。可巧李绍荣丧妇,唐主召他入宫赐宴解闷,且谕绍荣道:“卿新赋悼亡,自当复娶,朕愿助卿聘一美妇。”

        刘后即召唐主爱姬,指示唐主道:“陛下怜爱绍荣,何不将此女为赐?”唐主佯为应允。不意刘后即促绍荣拜谢,一面嘱令宦官扶掖爱姬出宫,一肩乘舆抬入绍荣私第去了。将得宠生子的唐主爱姬赐与别人,刘后也能做得出!唐主愀然不乐,好几日称疾不食,不过始终拗不过刘后,只好耐着性子与她交欢。

        刘夫人善歌舞,唐主欲取悦刘氏,有时也粉墨登场,亲自表演,自取艺名“李天下”。有一次表演得兴头上时,四顾而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伶人敬新磨上前打了他几个耳光,庄宗一时不知所措,左右伶人大惊失色,抓住敬新磨责问道:“如何敢打天子?”新磨回答说:“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哪得二人?”李,取“理”字的谐音,理天下者即指皇帝。听到此话左右皆大笑,庄宗也非常高兴,厚赏新磨。

        越数日出猎中牟践害民禾,中牟令叩马前谏道:“陛下为民父母,奈何损民稼穑,令他转死沟壑呢!”

        唐主恨他多言,叱退中牟令,意欲置诸死刑。新磨追还该令,牵至马前佯加诟责道:“汝为县令,独不知我天子好猎么?奈何纵民耕种,有碍吾皇驰骋!汝罪当死!”

        唐主闻言不禁失笑,乃赦该县令之罪,仍使还宰中牟。【该令不失为强项,敬磨也会谲谏】。

        后来,敬新磨到殿中奏事,在殿内被恶犬追逐。他躲在一根庭柱边,叫道:“陛下不要纵使儿女咬人。”李存勖出身夷狄,非常忌讳狗,闻言大怒,当场便要拉弓射死敬新磨。敬新磨忙喊道:“陛下不能杀我,我与陛下乃是一体,杀之不详。”李存勖忙问缘由,他答道:“陛下年号同光。天下都称您为同光帝。杀了敬新磨,同(铜)就没有光了。”李存勖大笑,饶了敬新磨。

        同光三年(925年),发生大水灾,河南、河北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生。由于漕运路绝,京师供给不足,六军兵士往往有饿死者。可庄宗与刘后却游猎宴乐不绝,所至之处都要当地百姓供给,甚至售卖家具拆毁房屋供之。县吏畏惧逃窜于山谷。次年春天新粮未收,百姓军士仍然困苦,国库无钱,宰相请求打开内库供应军需,庄宗已经同意,而刘皇后却不肯。宰相在殿上再三论请,刘氏从屏风后闯至廷前,拿出自己妆奁首饰,并推出皇幼子满喜对庄宗说:“诸侯所贡给赐已尽,宫中所剩就这些了,请把它们卖了供军,如果不够就把满喜也卖了吧!”宰相哪里还敢多言,惶恐而退。后来魏州兵变才拿出内库之物赏军,军士一面背负赏物一面大骂:“我们的妻子儿女都饿死了,现在要这些财物何用?”所以说庄宗身败国亡,刘后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后素性佞佛,自思贵为国母,无非佛力保护,平时所得货赂辄赐给僧尼,且劝唐主信奉佛教。有五台僧诚惠,自言能降伏天龙呼风使雨。先时尝过镇州,王镕不加礼待,诚惠忿然道:“我有毒龙五百归我驱遣,今当遣一毒龙揭起片石,恐州民皆成鱼鳖了!”越年镇州果然大水,人乃称他为神僧。

        唐主闻他神奇,饬中使延令入宫,自率后妃下拜,诚惠居然高坐。唐主拜毕留居别馆,他闲暇时昂然出游,百官相遇莫敢不拜。独郭崇韬相见不过拱手,诚惠傲不为礼。冤冤相凑,洛阳天旱数旬不雨,崇韬请令诚惠祈雨,诚惠无可推辞,便令筑坛斋醮,每日登坛诵咒念念有词,偏龙神不来听令,赤日尽管高升。崇韬说他祷雨无验,拟在坛下积薪将他焚死。有人报知诚惠,诚惠仓皇乘夜遁去。后来闻他逃回五台,只恐都中饬捕竟致忧死。

        河南令罗贯正直敢言,郭崇韬很欣赏他,支持他清除豪门积弊,效果很不错。但罗贯却得罪了后宫集团、大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这些人非常痛恨罗贯,在李存勖面前抵毁诽谤。李存勖的母亲曹太后死后安葬坤陵,通往坤陵的路桥因为各种原因坍塌,太监们便乘机陷害罗贯。

        果然李存勖大怒,把罗贯抓来打得死去活来。郭崇韬非常心疼,上来劝阻,说“陛下和一个县令斗气,传出去对皇上名声不利。”李存勖哪里肯听,干脆把郭崇韬关在宫外,让宦官把罗贯活活打死暴尸街头。罗贯一死天下呼冤,开始对李存勖是否有能力中兴唐朝产生怀疑。

        不仅如此,李存勖还干了一件失尽军心的蠢事。李存勖宠信的戏子周匝曾经被梁军俘虏,在梁期间受到“同行”陈俊和储德源的照顾。周匝为了报答他们,请求李存勖封他们做刺史,李存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郭崇韬一听急了,忙劝阻道:“河东将士百战灭梁复兴大唐,现在都没有得到封赏。如果封了这几个戏子,将士们会寒心的。”李存勖知道其中利害,但他拒绝郭崇韬的理由却是:“我已经答应周匝了,我不能失信于人。”任凭郭崇韬苦劝,李存勖依然封陈俊和储德源为刺史。

        消息一出举军哗然,将士们愤怒异常,准备找“李天下”讨个“说法”。郭崇韬好言相劝方才无事,但李存勖在军中的威望降至冰点。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https://www.dldwx.cc/xs/81951823/137806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