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五代十国传奇 > 第5章 第五章 揭竿起义

第5章 第五章 揭竿起义


却说李克用摔死国舅段文楚,僖宗李俨下令楼外正法。此时尚书左仆射萧仿起身奏道:“吾主万岁,且慢斩李克用。”  李俨问道:“爱卿有何话说?”  萧仿道:“那李克用朝贺之上摔死国舅固然大罪,但事出有因还请陛下从长计议。”  李俨不解,萧仿道:“这李克用之父李国昌官居大同节度使,拥兵数万,镇守边庭有功。倘若轻易将其斩首,其父失子恐生变故,沙陀部本是外族,若联合塞北部族犯我大唐,朝廷何以拒之?此其一也;李克用父子本姓朱邪,因剿庞勋有功,先帝赐其李姓,段文楚当庭羞辱乃是对先帝赏赐不敬,非李克用一人之过,此其二也;李克用气冲牛斗,乃是段文楚以貌取人,做诗羞辱在先,李克用杀人在后,当酌情定罪,此其三也。有此三条,还望陛下三思。”话音刚落右仆射王铎起身言道:“萧相所言极是,臣请附议。”两位宰相开口说话,接着多位大臣均为其求情。

        僖宗见众人求情赦免,乃言:“诸位爱卿,既是如此,当免其一死,但不可免其之过,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置。”吏部侍郎程敬思道:“臣启陛下,李克用摔死国舅其罪不轻,念其事出有因,臣以为可革去李克用官职,罚李国昌教子有失,割去大同节度使一职,降为大同防御使,罚俸禄一年。”

        僖宗道:“爱卿所奏正合朕意,着吏部革去李国昌大同节度使之职,降为大同防御使,罚俸半年,带罪戍边。李克用革去官职,即日离朝。”

        话说吏部侍郎程敬思自那日退朝后,偶感风寒,精神恍惚。一日闲坐院中,见池中莲花清盈剔透,便自叹道:“这莲虽处乱世,却难得这等安闲纯净。想着岌岌朝堂,奸佞结朋,犹若这池中之水,混沌难分,然一池尚有莲之玉立,何日朝野清平。”遂提笔写诗一首,诗曰:

        烟波迎雨霭,

        长袖弄花魂;

        脉脉黄昏意,

        唯怜碧玉痕。

        笔落之时,泪眼殷殷。正伤切时,忽见天中有浓云压至,其圆如盖,其色如墨。时值正午,日光被乌云遮蔽,偶露余光。敬思惊道:“又有怪异,这青天白日,又无雨兆,何来这孤云一片?”这正是:

        易挥乌云当蔽日,

        难悟黄甲乱穷朝。却说僖宗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宫中生活场景能够带给他的就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游乐。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一个热衷游乐的皇帝。

        左拾遗侯昌业上疏极谏,且斥田令孜导上为非,将危社稷。一番危言笃论,反惹得僖宗怒起,竟召侯昌业至内侍省,赐令自尽。

        僖宗喜欢斗鸡、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游玩的营生几乎无不精妙。他对打马球不仅十分迷恋,而且技艺高超。他曾经很自负地对身边的优伶石野猪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石野猪回答说:“若是遇到尧舜这样的贤君做礼部侍郎主考的话,恐怕陛下会被责难而落选呢!”僖宗听到如此巧妙的回答,也只是笑笑而已。

        更可笑的是与臣下击球赌彩,得胜即选。一日令陈敬暄、杨师立、王勖、罗元杲四人,出镇蜀中。僖宗让四人击球赌胜,敬暄得第一筹,即授西川节度使;次为师立,命镇东川;又次为王勖,命镇兴元;元杲最劣,不得迁擢。这种制度,旷古未闻。眼见得唐朝天下,就要断送在他的手上。

        却说黄巢在众人相拥之下,即日发兵响应在曹州起义的王仙芝。两位首领在濮阳会合。黄巢道:“如今众好汉会师,我欲与兄长合兵讨伐京师。”

        王仙芝道:“朝廷腐败,官军无能,长安早晚必破。只是李唐灭亡,拥立谁主天下?”

        黄巢道:“仙芝哥哥首举义旗,率先起兵,若得天下,自然是兄长为君。”

        王仙芝大喜,言道:“我若能当一朝之主,定将四海平均分封众好汉,绝不食言。”

        “好个平均分封。”黄巢道:“既然哥哥如此仗义,不如尽早立个旗号,以愚弟之见,就叫‘天补平均大将军’如何?”众人连声赞成。至此,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号令四方起义军。

        黄巢与王仙芝率领手下众将,设香案聚义盟誓共灭李唐。各地饥饿的农民也争先恐后加入起义军。数月之后,这支起义军已经达到了数万人。

        起义军声势浩大,唐朝政府非常恐惧,诏令五路节度使出击义军。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天平节度使宋威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城下击败了义军,宋威失误,认为王仙芝被打死了(实际跑了),所以奏报贼乱已平。几路节度使就这样撤退了。

        这给了王仙芝、黄巢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王仙芝、黄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经过短暂休整之后,转战河南,迅速攻占了阳翟、郏城等八县之地。接着,农民军又攻陷了汝州,王仙芝杀其守将,汝州刺史被迫逃走。王仙芝、黄巢声威大振,连洛阳都被震动,官员们纷纷逃跑了。

        王仙芝、黄巢又攻破了阳武,胃口一下子大了起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郑州。可是,郑州可不是这么容易打的,这里城墙高,兵马强。王仙芝和黄巢围攻了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这时一个比较要命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粮食问题。王仙芝和黄巢的手下开始纵兵抢掠。从此,这支起义军也干起了杀人、放火的勾当。

        在久攻不克郑州的情况下,王仙芝和黄巢开始转变战略,把战线南移,接连进攻申、光、庐、寿,逼近扬州,淮南节度使多次向朝廷告急。大唐尚书右仆射王铎,字昭范,他向皇上献计奏道:“陛下可派使节招安王仙芝,若王仙芝肯降仅封其一人,反贼众多定有离心之人,可以不战而疏其左右。”僖宗闻言大喜,即遣裴渥持诏书赴义军大营。

        三日之后,裴渥持皇帝诏书来至义军大营。王仙芝满怀欣喜,将裴渥迎入帐内。裴渥帐中宣诏,众义军首领跪受诏书。圣旨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悉闻山东民变,祸及诸州。朕体察万民疾苦,深知王仙芝举义事出有因,甚是怜悯,遂不忍降罪讨伐,一概赦免。特旨抚慰招安,授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赐赏黄金两百镒,白银一千两,红绢一百匹,佳酿五百坛。诏书所至,勿负朕心。钦此。”

        王仙芝接旨谢恩,裴渥与王仙芝称贺道喜。王仙芝打发走了使节裴渥。心想朝廷能给自己官做,实在不是白闹。

        黄巢本来也想接受招安,当年参加科举考试,不就是为了当官吗?但诏书却未曾提起黄巢这里要说一下黄巢和王仙芝的关系,表面上看这次起义是王仙芝先发动的,是带头大哥,黄巢看似只是个跟风的,王仙芝名气大,拳头硬,人数多,只好做老大,黄巢只能往后稍一稍。

        朝廷也是因为这一点,只给王仙芝安排了工作单位,压根没想到黄巢这一茬儿,但实际上王仙芝和黄巢绝不是想象中的大哥和小弟的关系,王仙芝不是黄巢的老大,黄巢也不是王仙芝的马仔,听起来很绕,就是说他俩其实是一种合作关系,虽然你王仙芝股份第一是最大股东,可我黄巢也不差,第二大股东,股份虽少点,但是地位差不多。

        王仙芝和黄巢都是盐贩子出身,而且在行业中算龙头企业,王仙芝起事前,两个人的活动范围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山东,离的那么近,很有可能当时互相就认识,而且种种迹象表明,黄巢的准备工作比王仙芝做的还早,还要充足。

        早在乾符元年,曹州就开始有小孩儿唱着:“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的童谣了,这其实就是黄巢在正式起事前准备工作中的社会舆论一项,指定是给黄巢造势用的。而这时候王仙芝还没有起义呢。

        另外当王仙芝草军刚刚打到曹州的时候,黄巢已经组建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响应,这说明啥?

        说明黄巢早有准备啊,这个时候已经准备的相当充分了,或许是因为别的原因,相等一个更有利的时机才没有发动吧。

        您想想,有这样的原因,面对朝廷只针对王仙芝一人的招安政策,那么爱做官的黄大哥能同意不?能不生气不?可以理解是吧?

        于是裴渥刚走,黄巢立即勃然大怒道“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你一个人当官了,五千兄弟怎么办?这些兄弟我要带走,一个不留”

        “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说完抡起大棒就打,一顿胖揍,打得王仙芝口鼻流血。王仙芝一看众怒难犯,于是再次造反。

        大家明白【水浒传】为啥要说梁山泊全伙受招安了吧。啥叫全伙,就是不能少一个。宋江去朝廷当官了,卢俊义依然在梁山泊闹腾,这安还不如不招。要你一个人干嘛?

        然后和朝廷再打,王仙芝战败被抓,传首京师。

        王仙芝一死,大家理所当然推黄巢坐了头把交椅,黄巢在众人推举拥簇之下,自封“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拜尚让为军师,葛从周为诸军大都督。二十万人随黄巢南下。黄巢率兵行至芒砀山,路遇一山寨拦住去路,名曰“张飞寨”。

        这张飞寨中有兄弟三人,大爷名叫张归霸,字正臣;二爷名叫张归厚,字德坤;三爷名曰张归弁,字从冕,兄弟三人皆是清河人氏,自称与张飞同宗,占据此寨为王。

        黄巢一见此寨颇有气势,对尚让言道:“我观此寨气势不凡,必有能人在此山中。”

        尚让问道:“兄长之意,莫非要收复此寨以壮兵马?”

        黄巢道:“我等广纳豪杰共举大事,今日就当先取此寨。”话音未落,只见山寨木门打开,两队喽啰兵分列左右。中间一员武将拍马而出,此人浓眉虎目方脸大嘴,身长九尺,头戴黄金豹子盔  ,身着亮金铠,坐骑宝马金睛墨角兽  ,手持一对短柄蛇矛,此人便是三贤寨的三寨主张归弁,人送外号“小典韦”。

        张归弁立马寨前,高声叫道:“尔等何方兵马来犯我寨,休怪本寨主蛇矛不认人!”

        黄巢道:“小娃娃不得无理,速叫你家长辈出寨答话。”

        张归弁道:“除非你等胜我手中双矛。”言罢跃马而出。义军部将孟楷手持朴刀策马杀来。二将战至一处,不过三四回合,孟楷招架不住败退而回。黄巢暗自称奇,又有孟绝海手持大锤跃马而出。张归弁年龄虽小,但力气惊人,与孟绝海较劲不分高下。正是:

        双矛胜似猛张飞,

        力大犹如小典韦。

        牛气敢斗孟绝海,

        三贤寨前煞风雷。

        张归弁正与孟绝海酣斗,忽闻身后有人鸣锣,张归弁闪过孟绝海大锤,调转马头退回阵中。只见一位大汉浓眉大眼,鹰鼻大口,留着八字胡,高有七尺,身材粗胖,身着粗布衣,腰扎虎皮裙,此人正是二寨主张归厚。

        张归厚抱拳问道:“不知来者是何方好汉,可通姓名?”

        黄巢道:“我乃山东黄巢是也,今欲借山寨之路通过,却被那娃娃拦住去路。”

        张归厚道:“原来是冲天大将军黄巢,幸会幸会,既然都是绿林兄弟,就请众好汉寨中一叙。方才家弟年幼无理,望好汉海涵。”

        黄巢见张归厚很有诚意,便与众人进了山寨。来到三贤厅前,只见一人身高八尺,目如牛眼,颔下短髯,身着混红袍,此人便是大寨主张归霸。

        张归厚分别为兄长张归霸和黄巢做了介绍,宾主就坐,黄巢猛然看见厅上悬有一副庞勋画像。黄巢问道:“敢问张寨主堂前因何挂有庞勋画像?”

        张归霸道:“家父张处让乃鲁南武术第一大家,曾是庞勋麾下偏将,后随庞勋战死。惟恐朝廷缉拿,我兄弟三人便在此间打家劫舍。”

        黄巢道:“大丈夫在世无为,岂不如同枯木朽枝一般。今朝廷昏庸,百姓遭难,寨主何不扯旗举义?”

        张归霸道:“我兄弟三人早有此心,只恨未遇明主。今逢冲天大将军到此,归霸愿率山中八百弟兄随黄公起义。”张归厚与张归弁也随声附和。

        黄巢大喜言道:“我等正欲进兵江南,公等可一同南下。”

        次日,张归霸三兄弟舍弃山寨,随黄巢一同南征。

        黄巢的人品很差,时不时地向唐朝乞降,几乎每年一次。而当唐朝为他开出不错的价码后,他又公然反悔,他不敢也不想放下手中的武器。他只是通过乞降的方式来为他的下一步计划赢取充裕的准备时间。

        黄巢洞悉当时的形势,北方虽然遭遇旱灾,但是北方人素来民风彪悍,士兵也颇为勇敢。所以在河南一带活动,并不会有多大的益处,他把目标定在了南方。

        说干就干,黄巢率军南下进攻宣州,在南陵为官军所败;于是又进入浙东,经婺州至衢州,然后披荆斩棘,攻入福建。福州观察使韦岫弃城而逃。

        黄巢军队冲进福州,这支军队再也不是那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抗争的军队,他们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情景恐怖之极。

        黄巢占领福州后,又开始向南运动,包围了广州。

        在此期间,黄巢曾致书浙东观察使崔璆、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要求朝廷封自己为天平节度使。二人惧怕黄巢威势,极力申奏,但朝廷不许。黄巢不甘心又自己上书,求为广州节度使,可朝廷只授予他府率的官职,并遣使慰问。

        黄巢假装接受,置酒款待。这位钦使素来嗜酒,一杯未了,又是一杯,接连喝了数十杯,不觉喜极欲狂,随口乱语。当下笑对黄巢道:“闻足下喜吃人肉,究竟人肉有甚滋味?”

        黄巢听了此语,知他有意嘲笑,也忍不住忿怒起来。原来他前时攻打郑州时,因粮食短缺,专掳妇女婴孩,或烹或蒸,作为食品,尝语徒众道:“世间美味,无过人肉,但使他国有人,何忧饥馁。”

        因此每破州县,不惜仓粟,往往焚去,至是闻钦使相诘,遂勃然道:“人肉最美,吃醉人肉,越加适口,好似吃糟猪呢。”

        钦使骂道:“无知狂贼!你今日归朝,不过一个唐家奴,还想吃醉人肉么?”

        黄巢此时亦含酒意,瞋目骂道:“吃你何妨!”

        说至此,即指麾左右,就座上拿下钦使。钦使随员只有数人,哪里招架得住?都被他陆续捆住,一刀一个,尽行杀死。黄巢吩咐军士将他们洗刷烹调,供大家饱餐一顿。可怜钦使招降不成,转眼成了人家的盘中餐,腹中肉。

        这年九月,广州失守。

        黄巢攻陷广州后,发现这是一个不同于中原的世界,这里再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这里充满了富庶,且有着外夷文化的冲击,各种宗教更是在这个城市中交互错杂。黄巢连番血战,粮草早已殆尽。所以,又一番新的抢掠开始了,黄巢军见人就杀,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抢,不值钱的一把火烧掉。

        当黄巢的军队到达广州港口后,黄巢惊呆了!因为大批的外国商船停靠于此,船上的货物不计其数。还有很多要出使外国的商船,这些船上也装着中国最好的特产。

        黄巢立即下令,把这些商船上的货物全部收缴充当军费。码头上的水手和各国商人全部杀死!

        一时间,广州码头尸积如山,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被杀的人包括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及平民。

        这件事情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唐僖宗听闻大怒,一向自由、开放、和平的唐王朝形象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唐僖宗此时恨透了黄巢,从太宗皇帝到现在,唐朝威仪一直广播世界,但是现在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唐僖宗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黄巢这个败类!

        唐僖宗此时派出了淮南节度使高骈。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三月,高骈遣其猛将张璘渡江南下。

        不可一世的黄巢终于遇到了能与之抗衡的宿敌。黄巢且战且败,退守饶州。张璘又乘胜进军,黄巢无奈退守信州。此时,各地节度使的援军也已赶到,眼看黄巢的军队就要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https://www.dldwx.cc/xs/81951823/137807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