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碧空 > 第五十一章 金融风暴 一

第五十一章 金融风暴 一


李雪鳞确实打算抢先下手,玩一把空手套白银。但是大夏朝廷里的高官们虽说未必懂金融,却还有规避风险的本能,不会冒险把钱财存放在他这儿。国债这个概念远远超出了当前的时代,要是没有现成的例子,谁敢放心购入?一直以来,朝廷就没有发行债券的需求。反正钱不够花了,加税就行,加到亡国为止,换一家人继续玩。改朝换代没关系,朝廷的面子更重要。

        因此,李雪鳞要想顺利推行国债,如何处理好面子和信用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而且在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里,面子和信用往往是划等号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见过大世面的郡王殿下。在他那颗脑袋里,装着不少可供借鉴的例子。远的有17世纪荷兰郁金香疯、18世纪的英国南海泡沫。至于最近的,有他家乡那边由政府牵头、银行出资、温州人和开发商联手做马仔的房地产黑道。理论上只能用70年,实际寿命恐怕还到不了一半的破公寓,居然卖出澳洲海景别墅的价钱,这也只有在红朝治下的神奇国度才会发生。

        说到底,李雪鳞要做的是忽悠起一次投机热潮。而投机热潮能不能玩得起来,前期的关键是炒概念,中期的关键是击鼓传花,至于到后期,那就是看看圈的钱有多少,再找个时机把养肥的猪杀掉。

        而要让猪吃下饵,还要持续不断地吃,越吃越肥,那这个饵的做法就很有讲究。李雪鳞倒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法子,更妙的是,现成的道具正巧送上门来,就在他眼前。

        天兴七年正月初三,在渤海国的国务院大会议厅,渤海郡王李雪鳞在国务院总理、越国公李衍,以及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代国公胡涛的陪同下,亲切接见了来访的高丽与扶桑两国使节。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宾主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郡王殿下感谢高丽与扶桑两国长久以来的支持,并表示,渤海国与高丽和扶桑之间的友谊有着悠久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渤海国与高丽、扶桑一衣带水,三国之间交流频繁、合作密切,是真正的友好邻邦、兄弟之邦。渤海国与高丽、扶桑之间的友谊必将发扬光大,万古长存。高丽与扶桑使节表示,两国承认一个渤海国的原则,尊重渤海国领土与主权完整,愿意传承与渤海国的友谊,共同为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做出各自贡献。在会谈中,渤海郡王李雪鳞殿下说:

        “崔大人,藤原大人,自那场大战之后,一别就是一年半。我几次想邀你们来参观一下,叙叙旧,无奈公务实在繁忙。难得你们这么有心,在正月里赶来道贺,真是有劳了。”

        “王爷言重了。下邦小国,不值得天朝帝胄如此挂怀。”

        李雪鳞非常难得地换下上将军装,穿上了黄灿灿的王袍、顶着金丝编成的朝天璞头,学着红朝几位皇爷的样子靠在宽大的皮革沙发上,很大度地说道:“藤原大人太客气了。我们之间当初是以平等身份签的合作条约,以后也是这样。国与国之间应该平等嘛。大家都要讲道理、讲道德,强国大国不能仗势压人,弱国小国也不该处处受委屈。”

        这话如果在21世纪的钓鱼台国宾馆里出现,谁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在这十三世纪,尤其是从李雪鳞的口中说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了片刻。

        可以说,参加这次会谈的人中无论是谁都有资格说这番冠冕堂皇的话,唯独除了渤海郡王李雪鳞。

        想当初,他是以平等身份签的合作条约?藤原赖嗣和崔洙浩对此可记忆犹新。不说高丽棒子被半真半假的威胁吓得不轻,藤原赖嗣更是直接被李雪鳞捏在手心教训了一番,连随从都被当场拖出去一顿好打。

        平等的身份?你哄谁呢?

        至于什么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处,讲道理讲道德,从李衍和胡涛口中说出来或许还有那么一点说服力。但他李雪鳞是什么人?渤海国是怎么弄出来的?就在没多远的地方,二十五万苏合人的尸体还串在木桩上,从科尔沁沙漠绵延近两千公里,一直排到呼伦湖,这就是渤海国诞生的基础。而他在大夏宫廷里当着皇帝的面冒充皇亲讨要封爵,拿亲王李衍做敲门砖,拿世子李毅做挡箭牌,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渤海国诞生的由来。

        讲道理讲道德?谁来讲?动辄屠部灭族的黑狼王?对谁讲?那些已经烂成骨头的苏合人?

        还没等在场的人回过神来,李雪鳞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们之间用长期稳定的贸易巩固了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遵循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是健康向上,是光明和谐的。在各方的严格执行下,我们之间的贸易额一直在大幅度增长,使各方的国力更加强盛,堪称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典范。”

        郡王殿下这番听起来无可指摘,细想之下着实雷人的话语,让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李衍和胡涛瞪着他,惊疑不定;崔洙浩和藤原赖嗣盯着他,惊惧交加。但是所有人的目光都包含了一个同样的意思:

        你到底在搞什么鬼!

        李雪鳞算是门面功夫比较好的人了,也差点为了忍住笑憋青了脸。他一直都很反感红朝那土得掉渣、而且像干尸腊肉一样万年不变的官八股。只是没想到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机会调侃一番。

        不过这种闻所未闻,甚至有点狗屁不通的官八股倒也派上了用场。现在会谈已经完全被李雪鳞接管,其他人都没法在他那莫名其妙的话语系统里**自己的观点,至少暂时是不可能。而在这段时间里,要说什么、要怎么说,完全由郡王殿下来决定,其他人只能单方面接受,然后花费大量脑细胞在脑内转译上。

        李雪鳞在这一刻有如红朝皇爷们附体,继续亲切友好地说道:“为了进一步深化我们之间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关系,我有两个提议,希望高丽与扶桑能够考虑一下。如果这两个提议可以顺利实施,我相信将对我们三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李雪鳞所主持的这场会谈,在后世的历史中被称为“新辽州会谈”,以表示直接由此催生了《新辽州条约》。而在研究者的小圈子里,它还有个非常经典的非正式别称:“借刀杀人会谈”。

        对于李雪鳞的研究一直都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事。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这个人身上的谜团实在太多,多到很容易让研究者陷入一种麻木的境地,看不出李雪鳞的举动与他所处的时代脱节有多严重。

        但是再麻木的研究者,也不会忽视这场新辽州会谈。从历史角度说,这是李雪鳞向大夏吹响的第一声进军号角,而这个结论又来自于经济学上的研究。

        让后世的经济学家想破头的是,为什么渤海郡王能在一场会谈里抛出如此多的划时代概念,而且之前丝毫没有迹象可寻,而从之后的情况来看,对这些概念的组合与使用显然经过了精心筹划。李雪鳞此举的成果之大、代价之小、影响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忽悠水平之高,也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厚黑……各门类教科书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当然,在天兴七年正月初三,也就是公元1248年1月20日这天,崔洙浩、藤原赖嗣肯定读不到那好几百本的研究著作,也就没法知道自己是被忽悠进了多么巨大、多么划时代的一个圈套里。尤其是崔洙浩,他倒是该感谢李雪鳞。作为一个普通的官僚,而且是在一个行将灭亡的国家里,要不是他也成为这个惊天大忽悠的一份子,恐怕在历史上根本不会留下名字。

        但是不知道归不知道,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感觉到这是个忽悠。问题是,就算感觉到了又能如何呢?比起虚无缥缈的感觉和实打实摆在眼前的利益,去选第一个的要么是白痴,要么是千年难遇的天才。

        可惜的是,会参与这场会谈的肯定不可能是白痴。但是离着千年难遇的天才也差得挺远。于是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到了那实打实的利益上,也就是李雪鳞提出的两个建议。

        其实郡王殿下的提议很简单。虽然用锤子党的官八股包装了,概括起来也就两句话:

        渤海国上马的项目多、开支大,钱不够用了。希望弟兄们伸手拉一把,有借有还,借钱有凭据(国库券),利息还很高。

        为了还钱就得想办法赚钱。渤海国拿得出手的东西不多,去长白山刨一刨倒能找出不少人参来。干脆由渤海国牵头,成立一个跨国股份公司卖人参,高丽、扶桑都来入股。人多好办事,有钱大家赚。

        这两点提议,表面上看是真诚到了极点、客观到了极点。但是参考一下之后的发展,不得不让人感叹,郡王殿下实在是阴险到了极点。更何况被一大堆废话包装起来后,就算放在李雪鳞原本的那个时代也很难被看穿。事实上,这两点已经有人用过了,效果很不错,骗了很多钱,还借机整垮了几个国家。

        按理说,用这两点坑人的不算强盗也该是个诈骗犯吧?就没警察来管管?

        好吧,单纯的同学,那个把这招当份事业来做的人很有名。他叫山姆大叔,有份兼职就是做世界警察。

        e,。某位红朝皇爷能说出这句至理名言,应当也是被狠狠坑了之后心中郁闷,这才在南蛮记者前有感而发。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被人坑了一次又坑一次,坑完之后自己挖坑继续往下跳的人也不少。崔洙浩和藤原赖嗣毕竟只是第一次被坑,没有看出来也属于正常。不过对他们来说至少有一点很幸运,那就是被坑一次已经足够、铁定、即将歇菜了,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对于自己悲惨命运毫无了解的二位使节,还没等李雪鳞说完,就已经开足全部脑力,去计算买卖的得失。

        李衍和胡涛也在绞尽脑汁。李雪鳞在前一晚只告诉了他们要发行国债,也说了国债的作用。虽然对于政府也要借钱的概念还不大能接受,不过用符号分析法精简一下,从单纯的逻辑上考虑,缺钱就要借,借了就要还,这个情况是说得通的。

        但是在听了李雪鳞罗里八嗦的一番话之后,他们意识到自己昨晚似乎被郡王殿下忽悠了。因为关于国债,还有个内容李雪鳞故意隐瞒了。

        那就是国债有可能造成的后果。两位公爵在此刻首先想到的是,万一到时候还不出怎么办?国债的基础是国家信用,那可比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更加有价值。

        说句公道话,他们错怪了李雪鳞。因为在提到国债之前,郡王殿下刚刚帮他们复习过本位币的概念。而从本位币衍生出来的东西有很多,当然,那些暂且和郡王殿下的小九九没有太大关系。

        不过有一个衍生物却是这场金融大骗局的关键一环。

        它被称作“汇率”。

        这些零散的概念,李雪鳞早已用逻辑链把它们串了起来,在脑中循环播放过好几遍。而此刻,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正在成为现实——崔洙浩和藤原赖嗣把饵吞下去了。

        果然,要想商量事,就得找管事的。李雪鳞庆幸自己面子还算大,两国来的都是能说话算数的人物。即将成为征夷大将军的藤原赖嗣自然不提,崔洙浩在高丽国内也是如日中天,高丽王对他十分倚重。

        “王爷,您适才所说,是想……”崔洙浩用目光和藤原赖嗣再次交换意见,迟疑道,“您是想向敝国与扶桑商借银两?”

        “嗯,这是第一点。我也不怕丢人,实话告诉你们,又要养兵又要搞建设,我现在是彻底的穷光蛋。”李雪鳞手一摊,又回到了他平时的状态中。锤子党的八股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没必要再继续用来恶心自己了。

        “但是……但是……您要借的数额是……”

        “第一期二十万两白银。我这边会发行相应的一年期国债,总额1亿元,到期的利率是百分之十。也就是说,你们把二十万两白银借我一年,到时候可以拿回二十二万两。听我说,我知道你们两国的存银也不多,我原本是想发行到大夏各大城市去,毕竟家大业大嘛。所以之前已经在那儿开设了银行网点,为的就是这事。不过考虑到我和你们之间是贸易伙伴,大家相处得不错,这肥水就先流进自己人的田。你们说呢?”

        两位公爵眼睁睁地看着外交会谈成为高利贷的讨价还价,却因为李雪鳞的命令而不敢出面干涉,只能在心中腹诽。

        唉,毕竟是年轻人,不知轻重啊!年息一成,这也定得太高了!现在渤海国确实没什么现银,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也挺健康不是?犯不着去借高利贷吧?听那人的口气,似乎这二十万两借款只是试试水,小打小闹,以后还准备玩大的。万一成了几百上千万两银子的往来,到时候一旦还不出,整个国家就真的完蛋了。

        藤原赖嗣一副低头思考的样子,眼睛其实一直在瞄着郡王手下的那两个老臣,想从他们的身上证实对方推行这个计划的诚意。而李衍他们那副满肚子不满又敢怒不敢言的样子,让日本鬼子心花怒放。

        他和崔洙浩在进辽州城的这一路上有了共识——黑狼王除了打仗杀人,搞建设赚钱倒也是一把好手。

        现在这个做事大大咧咧的蛮夷显然是资金接济不上了,这才想要来借钱。但是又不甘心向大夏开口,只好关起门来,找两个小兄弟商量。俗话说,拿人的手软。为了尽快借到钱,同时也为了不让人说闲话,还给了个很优惠的利率。

        这真是个天下掉下来的馅饼。好巧不巧,居然就让他们在出使时给碰上了。

        藤原赖嗣毕竟生性谨慎。他反反复复咀嚼着李雪鳞的计划,想从中找出破绽。但是嚼来嚼去,嚼得大脑快要麻木,仍然想不出李雪鳞有什么理由会不照着执行。

        从刚才李雪鳞的解释里,他和崔洙浩都听明白了,国债是由国家发行,还要昭告天下。一旦毁约,失去的就是国家信用。从渤海王在之前贸易中的表现来看,这人十分讲信用。往往是修订新条款时千难万难,大家要谈判个好几天。但是一旦事情敲定,李雪鳞执行起来丝毫不会打折扣。和这样的人做生意,那真叫一个放心。

        渤海王精心维护的信用,难道仅仅是为了骗一笔二十万两白银的款子?藤原赖嗣不认为他是这么没出息的人。

        既然排除了人为的捣鬼,那就只剩下客观风险了。从渤海王上马的那些项目来看,文教、邮政、军事,都属于只有投入,短期内看不到丝毫产出的东西。那他一年之后怎么连本带利还钱?

        关于这一点,李雪鳞刚才也很贴心地给出了解决方案——三方合资成立企业,卖人参。

        “这个企业嘛,我想就叫北海贸易公司。”李雪鳞想到英国的南海泡沫,故意弄了这么个恶毒的名字,“入股,你们应该了解吧?这个公司的股东是我们三个国家,经营者由我们共同选派。股份的构成嘛,我想这样——因为人参主要是卖给大夏,我们渤海就以自然资源和销售渠道入股,外加一百万元国债,占55%的股份。高丽和扶桑也类似,以自然资源和国债入股,占45%。我建议你们俩各出五十万元的渤海国债。这样一来,这家北海贸易公司的启动资金就有两百万元——国债——折合四千两白银,以及我们三国的自然资源。以这些为注册资本,再发行股票。因为还涉及自然资源部分,公司总价值应当能溢价为四万两白银,每股白银一两,发行四万股。”

        崔洙浩有点被绕糊涂了。他掐着手指算半天,还是不大明白。皱着眉问道:“敢问王爷,这……为何以国债入股,而不是真金白银?”

        “崔大人,你忘了?我借钱的原因就是没银子。当然,你们愿意出银子那也可以。”

        “不不不,王爷您深思熟虑,下官佩服,佩服。不过……为何又要发行那什么股……股票呢?”

        “崔大人,藤原大人,这其中有个奥妙所在,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李雪鳞一副引二人为知己的样子,神秘兮兮地说道,“我们成立这家公司,拿出的是什么?国债、自然资源。都不是现钱,对不对?但是你要让一帮子人进山采参,再经过加工、运输,拿到大夏的城市去贩卖,这其中开支不小,而且得真金白银付账,对不对?所以我想了这么个法子——股票。”

        见两个人都瞪大了眼睛,胃口被死死吊了起来,李雪鳞心中暗笑,嘴上仍推心置腹地解释道:“简单地说,公司就是赚钱的工具,下金蛋的母鸡。别看这家北海贸易成立时才这么点家底,生意做得好,那就会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股票这东西,代表了股份,也就是说,代表了你拥有这家公司的多少资产、能从公司赚的钱里拿多少份子。举个例子——按照出资比例,我占55%的股份,那么分给我的就有二万二千股。你们要注意我接下去说的——虽然我们都不是以现钱出资,但是这股票的买卖必须是真金白银……”

        “我明白了!”藤原赖嗣激动得一跳三尺高,完全没有往日镇定的做派,拍着手直嚷,“妙计!妙计!妙计!届时将这股票卖给他人,便能换回银两。而这股票在手,那公……公司所赚所得俱能分享,不愁无人来买!妙计!实在是妙计!”

        李雪鳞很好心地纠正:“还不止呢。藤原大人。事实上,我们不要全部抛售,先抛一些,等过阵子公司赚了钱,分了红,那些买股票的人尝到了甜头,自然会有更多人想要来买。而这股票又不像人参毛皮,都有个定价。股票的买卖嘛,说白了,就是预测公司的利润。比方说,我觉得公司今年能赚四万两白银,那么到年底时,每一股的实际价值就翻了个倍,是二两银子。假如我是一两半一股买来的,就净赚三成三。而其他人看到形势这么好,断定公司第二年还能赚钱,那么他们就会出高于二两银子的价钱来买你手中股票……”

        李雪鳞说到此处,笑着向二人使了个眼色。

        藤原赖嗣和崔洙浩早就高兴坏了。老天!什么叫空手套白狼?眼前就是最好的例子!按照郡王殿下的说法,他们三方一分钱都不用出,就能组织起一个公司来赚钱,倒腾股票又能再赚一笔。这么好的法子,怎么以前从没有人想到过呢!

        这回他们是真的相信了李雪鳞“有钱大家赚”的说法,对这个深不可测的年轻人佩服到了极点。只是藤原赖嗣在兴奋之余总算还留着一份小心,突然问道:

        “王爷,买卖股票需要白银,卖得好还能赚钱。请恕在下以小人之心揣度——王爷是否打算将股票都放在渤海国买卖?”

        李雪鳞苦笑一声:“藤原大人,再告诉你个实话,我这儿老百姓用的都是纸币,是我最不缺的东西。别忘了,我做这些事,就是为了弄点白银回来。卖给老百姓,那我不是自个儿跟自个儿玩吗?当然是先卖给大夏。那边富人高官多。你们国家有闲钱的百姓也可以买……为了便于做生意,北海贸易的总部就设在燕州吧,买卖股票只需要在我这儿登记一下就行。至于是谁买,买了干嘛,一概不过问。”

        自此,皆大欢喜的结局产生了。两位使节凭借这划时代的功劳(?),回国后各有封赏,这暂且不表。不过参加那场会谈的人直到很久以后,才会想到李雪鳞在关键时刻停住话头的原因。郡王殿下并非是想和棒子、鬼子心照不宣,而是不能说破击鼓传花的关键所在。就像李雪鳞一直都提倡的那样,优秀的外交官和谈判家,可以完全地使用事实的一部分,让它成为人人都相信的弥天大谎。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dldwx.cc/xs/93880/4750560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