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看戏到三国 > 171章 梼杌

171章 梼杌


  “哦,那仙翁你为何是一只鹏鸟的模样呢?难道这才是您的真身?”游志好奇地问道。
“唉,不懂别瞎说!这鹏鸟乃是昆仑山极有灵性的神鸟,而老夫也是个正经的修道之人。只不过吾的真身还在万里之外的天柱山而已(左慈,道号乌角先生,东汉末年著名方士,少居天柱山)。吾现在乃是用元神从万里移魂而来,并附着在这只神鸟的身上而已。小友,你现在是在跟我的元神对话。”左慈用元神驾驭着鹏鸟千里奔向天山山脉。
题外资料,天柱山: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它是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它就被封为"南岳"。(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行南巡狩,自浔阳,顺江而下,经盛唐(今安庆市盛唐湾)入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溯水而上。法驾谷口(今天柱山野人寨),登礼天柱,"号曰南岳"。  直到隋文帝诏改江南“衡山”为南岳,其间700年,所称南岳,即天柱山。南岳称号南移后,天柱山人称"古南岳"。)
天柱山在历史上被道教、佛教视为宝地。道家把天下名山洞府封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称天柱山的“三祖寺”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庄名弼在《游大龙山记》中云:"道书所载,天下有八天柱,中国有三,潜其一也。"可见天柱山在道家眼里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东汉名道左慈就在此"炼丹得道"。从南北朝起,道家先后在天柱山建过五岳祠、灵仙观(真源宫)、天祚宫等著名道观,其中真源宫曾拥有道房3600多间。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把此山作为传授衣钵之所。山间先后建起过山谷寺(三祖寺)、天柱寺、佛光寺等著名佛刹72座。鼎盛的唐宋时期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说,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来此朝仙谒圣者络绎不绝。宋时的舒州太守陆修曾吟"碧瓦朱栏拥绛霄,紫云深绕宝风飘"诗句。这就是状写当时殿宇辉煌,烟云缭绕的盛况。宋之后,多数寺观毁于兵火,或圯于废弃,虽有修复,终不能再现前朝之盛。现山中尚存三祖1寺,及第、齐云、上封、护国4庵,近年经陆续修整,佛教活动已恢复正常。千百年来,众多名道高僧在此讲经传道,采药炼丹,并留下了许多奇妙的传说,这也给天柱山景胜增添一层神幻的色彩。
书回正文。
“仙翁,我在晕倒之前不是在静心湖的河面上待着吗?那我是怎么回到人间的啊?”游志的问题那是一个接着一个。
“后生,你可还记得,你在静心湖被天雷劈中的事情。本来你的元神进入虚无意境那是西尸老魔道法所致。结果你无意间触动了天雷,所以把西尸老魔的道法给破解掉了,因此你的元神自然是回到了人间!”左慈还真是有问必答。
“哦,那晚辈能不能再问您一下。附在我身上的暴鸢将军的元神现在可还安好?还有,那西尸老魔现在是怎么样了啊?”游志接着问道。
“你从这虚无意境脱困之后,本附在你身上的暴鸢那自然也就跟着脱困了。所以你就放心吧,那暴鸢元神已经没事了!而这西尸老魔,他阵法被破之后,已经是远遁他处去了!”左慈继续说道:“而且,老夫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身上噬魂玉的吸噬之力已经被天雷给化解开了!现在你只需要去天山之巅服食一枝百年的雪莲来解掉之前的积毒,并且再去长白山找一支千年人参补回之前损耗掉的精元即可痊愈了!”
“啥,还要去长白山呀!”游志有点失落的说道。因为这游志以为现在去天山即可全部搞定了。
“你就知足吧!如果换做一般的人,估计能把这噬魂之力给破解掉就已经很不错了!你现今不仅可以破解噬魂吸力,而且还要去化解自己身上的奇毒。就光凭这两项,那很多人都要付出几十年的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也未曾可知!”左慈对着游志说道。
“哦,那就多谢左仙翁多次出手相助!晚生给你作揖道谢了!”游志说着话,就开始对着鹏鸟作揖道。
“你我相识,那就是缘分!小友,不必拘于这些俗礼客套。”左慈随和地说道。
“仙翁,那我还能回到后世去吗?我本就不该属于这个时代......”游志诚恳地问道。
“一切皆是缘...小友,你命中本该就有此一劫。所以,你也不必去介怀这些遭遇。至于你将魂归何处,那就得靠天意了,你安心即可!老夫再送你几句谶语吧,心静则安,神安境转。”左慈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我们快到天山的托木尔峰了(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35.3米),小友,你可准备好了!”
“左仙翁,我还需要准备什么?”游志莫名其妙地问道。
“准备去摘天山上的百年雪莲呀!”左慈平静地解释道。
“摘个雪莲也需要准备吗?”游志好奇地问道。
“对了,老夫忘了告诉你一件事情了。这托木尔峰的百年雪莲虽然是人间臻品,但是它却被神兽梼杌(táo  wù)守护着。你这要去摘那百年的雪莲,那肯定就要过它这一关的!小友,相信自己,加油!”左慈坚定地对着游志说道。
梼杌(táo  wù),别名傲狠,它是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饕餮,读音tāo  tiè;穷奇;梼杌;混沌)之一。所谓"四凶",最早指的是上古年间四位残暴的部落首领(三苗、驩兜、鲧、共工),后来被杜撰为他们部落图腾的四种怪物。
在《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讲道:“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相传四大凶兽分别是四名"大恶人"的化身,也就是指“三苗、驩兜、鲧与共工”,他们都因为反抗权力者而被杀,死后精神不灭,被当权者侮为"邪魔",也就是四大魔兽(四大凶兽)。据《神异经》记载:  梼杌是生活在偏远西方的怪物,它体格像老虎而毛类犬,毛很长,脸有点像人,腿有点像老虎,嘴巴长有像野猪一样的獠牙,尾长丈八尺,在西方称霸,能斗不退。(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神异经》注道:“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很,一名难训。”)而“梼杌”较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原文是: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啥桃啥雾来着?这又是什么神兽呀?仙翁,你不陪我去摘那雪莲嘛?”游志“含情脉脉”地看着鹏鸟。
“我倒是想陪你去啊,可是老夫化身的鹏鸟那根本不是梼杌的对手!就算陪你去了,那也只是枉送了一条性命而已。小友你本就是天选之人,老夫相信你在冥冥之中自是有上天相助的!去吧,别怕。事成之后,老夫自会来接你!”左慈说得这么直白,搞得游志倒是接不上话来了。
就这么的,游志一个人就到了这天山上的最高峰托木尔了。虽然,这里海拔很高,可是游志一点也不觉得寒冷和缺氧。也不知道是因为这里的地理被神话了,还是游志刚从虚无意境出来,所以对这里的气候暂时没有了感知。总之,游志感觉这天山还是很祥和的嘛!
“嗯,除了石砾和雪多了一点。这地方也没啥可怕的嘛!这地方哪有雪莲呀?对了,这雪莲是长啥样子,是不是就是普通莲花的模样?”游志在心里感叹道。
这游志一边四下搜寻着地上的植物(雪莲),一边警惕着传说中的大凶兽“梼杌”。
突然,就在这游志前方不远,游志见到一只体型巨大的藏獒在跟一群灰狼战斗着。这狼本就是动物界的顶级杀手之一(泰坦鸟,剑齿虎,狼)。而且,这群狼看那样子,少说也有五六十只之多。虽然这狼的体积比这只藏獒小很多,可是这群山狼胜在数量巨多。这所谓的双拳难敌四手,就算这藏獒再怎么凶猛,可那也是个孤单“英雄”而已。
所以,这藏獒那是身负着多处伤口在身。不过看它那彪悍的样子,这藏獒好像一点也没有要认怂的样子。而且这地上已经躺下了十几具山狼的尸体。游志估计,再这么下去,双方非得两败俱伤不可。
游志呢,本想做个吃瓜群众而已。毕竟,这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原则,他是不想去干预的。可是就当这游志要悄悄地离开之时,他发现原来这藏獒身后角落有一只小藏獒仔在那呜呜的低鸣着。
“唉,原来是为了保护家人呀!”游志叹了口气,然后拿出他的神机弩,并顺手的装好弩箭。


  https://www.dldwx.cc/xs/164110/574362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