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太平天国 > 第一三六章 整个“保定电镀厂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第一三六章 整个“保定电镀厂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第一三六章整个“保定电镀厂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林海丰随后又顺口提到了截至去年年底为止。天朝政府工业委员会曾经公开发布的关于当前全国私营企业发展形势的那份报告。通过报告中所列举的具体数据,林海丰认为,目前全国的大多数私营企业,并没有创造出所谓的高效率,其所用有的只是针对利益的高速度,也就是说,他们在追逐其根本目的——利润的时候,真正符合科学的投入产出效率,远远还跟不上天朝国有企业的步伐。

        而具体到某些丧失了良知的私营企业,为了获取到高额的利润,则更是饥不择食地用尽了一切手段,他们不谈质量、不谈安全,也不谈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只要能赚到钱,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就都可以不谈。不仅如此,在他们的那个所谓的独立王国里,毫无任何公平可言,他们仿佛就是(无)()小说3真龙天子,根本不管在他们的眼中完全就是一些施舍对象的工人们的死活,视工人如草芥的同时,还恣意消耗和破坏天朝有限的资源以及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

        前年苏州造纸厂为在开工仅仅两年的时候。就会被当地政府毫不留情地给予了彻底的关停?另外还有“保定电镀厂事件”中的那位富商,居然不顾天朝政府的一再警告,用金钱开道,伙同几个天朝政府的败类私开电镀厂,企图牟取暴利,结果为钱没赚到,反倒还搬起石头砸了的脚?

        林海丰在这里提到的这个“保定电镀厂事件”,那还是发生在三年前的事情。而提到此事件,则又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两位知名的人物了。

        第一个,是前“大清国”的山东按察使——翁同书。

        第二个,则是当年曾经与翁同书一同在德州战斗过些许日子的老战友,前“大清国”的山东布政使——袁甲三。

        当然,除去这两位名人之外,另外还有个此前并不出名,此后却会大大有名的小人物,当年本来是准备想在跟天朝红军作战的战场上找上一些出风头的机会,也好凑足日后混迹于“大清国”的官场资本,最终却因老爹弹劾马新贻“伸手过长、蔑视同僚存在”,而被朝廷颁下太后的教训懿旨,只得跟在老爹的屁股后面,夹起铺盖卷儿先灰溜溜地缩回了京城,跟着又躲到了保定,陪着老爹装病的袁甲三的大——袁保恒。

        整个“保定电镀厂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天朝的国土全部光复后,胸襟宽阔的天朝政府不仅没有对那数量庞大的前“大清国”的官员们进行过度苛刻的追究,还将其中的那些可造之才,在经过一番学习和培训之后,量才录用到了他们各自力所能及的新岗位上。

        翁同书和袁甲三也是如此。

        一八五九年。在奕忻的关怀下,翁同书出任了保定市的副市长。而在翁同书的一力举荐下,曾经有过“大清国”御史资历,以弹劾最为擅长和拿手的、年迈的袁甲三,则光荣地做上了保定市政府的参议的位置。

        客观地讲,此时虽然已经五十出头,但自我感觉还是相当年富力强的翁同书,由于对“劫后余生”之后居然还能获得新政府的信任,那还是很有感激之情的,也很想竭尽所能地干出些实事来。这一点,其实从他举荐袁甲三上就能看出来。所以,在最初的几年里,在他主管的税收、商务、教育等领域内,他还是的确发挥了不少的光和热的。

        同样,袁甲三也没有辜负了翁同书的期望,他又拿出来了当年曾经令众多的“大清国”官员“谈袁色变”的黑脸大言官的风度,不辞劳苦地四处明察暗访,每每只要遇见不公,甭管你是何许人也,必定就会仗义执言。

        别说,袁甲三的行为。还真带动整个保定形成了一种新气象。

        简单地说吧,在保定,人人以直言不讳、敢于抗上为最大的荣耀。而谁要是在上级的面前,一旦露出一副不分原则地哈巴狗似的摇头摆尾形象,那一定会被大家所不齿,以后甚至连日子都没法混下去。

        但是,到了一八六二年的某一天,翁同书和袁甲三却突然地变了。其实说突然也不很正确,毕竟这几年来伴随着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的,是他们的相当地劳苦。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这种劳苦似乎又与他们的收获并不成正比。

        在天朝,当战火的硝烟已经远去的时候,对于像袁甲三的大袁保恒这样,曾经依靠科举入仕,还有过“大清国”翰林院经历的有学问的人来说,最热门的职业已经不是通过从军来谋求“上进”之路,而是要进天朝最新的工厂学手艺,然后在自立门户,像顾氏财团那样地来兴旺袁氏家族。

        于是,当年为了获得“上进”的阶梯,连充满血与火的前线都敢去的袁保恒,这回经过了积极的争取,搭上了天朝政府援建俄国的这班快船,在天朝政府援建的托木斯克联合机器公司的电镀分厂里,谋取了一个职位。

        到底是文化人,年纪又才三十多岁,虽然对物理化学一窍不通,但经过埋头苦干和认真钻研,袁保恒很快就粗通了整个电镀分厂的“来财之路”。

        于是。身怀绝技的袁保恒毅然而然地辞去了收入稳定的工作,从俄国飞速返回了国内。第一件事,就是说服和动员他的老爹袁甲三,求他的老爹翻腾出所有的家底,帮他成就一番大业。

        理由很简单,只要弄块破铁皮子在电镀槽内那么轻松地一滚,就能够卖出个银子的价钱来,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大买卖啊!

        看到大这么快就有了出息,袁甲三很高兴。不过,对于大提出的要把工厂远远地建在郊外的设想,袁甲三却很不以为然。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到底,巷子浅了还是更有好处。于是,袁甲三找到了翁同书,把其大要出资在保定市内建厂的计划,不仅全盘端了出来,还提出要把厂址选定在就距离人民公园不足百米地方。当然,作为回馈,袁甲三还同时承诺,不需翁同书从口袋里掏出一文钱,就可以得到未来工厂的两成的股份。

        袁甲三在新科学是个大文盲,翁同书却不是。虽然他的理化只是也不多,但几年来的耳闻目睹和来自天朝中央政府三令五申。早已叫他清楚地“环境污染”是个啥子概念。他也更清楚,电镀这个行业是眼下天朝中央政府对一切严格禁入的几大行业之一。

        同时,翁同书绝对还更明白,那座位于保定大南门以西,南城墙以外,一亩泉河与方顺河交流处的,占地约有六百余亩的人民公园,不仅是保定市政府和保定人民通过几年义务劳动才终于奋斗下来的荣耀成果,其中还有明代崇祯初年所建的,被誉为是保定八景之一“西刹秋涛”的月潭院,(这里曾是当年各方往来僧人的住处。清代顺治八年,月潭院被扩建为灵雨寺,修建人民公园的时候,月谭院又恢复了其本名)等珍贵建筑。这里一旦要是被电镀厂的排出的污水所污染,后果极其严重。

        总之,啥都很清楚的翁同书,看在钱的面子上,硬是装了一把糊涂。

        此时的保定市,市长因的老伤复发,不得不去北京接受住院治疗。而在市府仅有的两位副市长中,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也正在北京参加一个培训班,就是说,整个保定就剩下了一个翁同书暂时主持一切的工作。显然,权力大的不得了。

        不过,翁同书都,选定厂址这件事好说,可真要是明目张胆地在这块地上建电镀厂,即便他的权力再大,市工业委员会的那帮子伙计们,也绝不会答应。

        于是,已经聪明到了啥都的翁同书,给袁甲三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往工业委员会递送申请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是搞电镀,要说是正在建一个能够造福于保定人民,填补保定工业空白点的大型的自行车组装厂。

        这样一来,这个所有零件都从外面采购,只是专门搞组装的“保恒自行车厂”果然顺利获批。

        袁氏一家及翁同书,就等着卖“银子”发大财了。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首先是电镀行业的必需品——酸的采购渠道很是繁琐。没办法,还是翁同书亲自出面,编造了一些很恰当的理由,终于将这个最大的拦路虎一举清除掉了。

        其次,市工业委员会的人腿儿太勤,三天两头地跑到“保恒自行车厂”去问东问西,看这看那。

        再加上市长的身体刚刚有所好转,就不顾中央政府领导们关心和医院的一再劝阻。急急忙忙地“溜”回了保定,翁同书这棵大树也不敢随意地造次。所以,等“保恒自行车厂”好不容易熬到了开张大吉的时候,屈指一算,竟然两年都快了。

        然而,对袁氏一家和翁同书来说,比资金“无辜”受困更不幸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第一三六章整个“保定电镀厂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第一三六章整个“保定电镀厂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是由【无*错】【小-说-网】会员手打,更多章节请到网址:


  https://www.dldwx.cc/xs/19430/1012899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