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 > 第49章 第49章

第49章 第49章


早饭是李芳舒做的,熬的浓稠的小米粥搭配着刚刚出炉的韭菜饼,加足了馅料,光是闻着味都能香掉舌头。

        她做的巧,一张饼切开正好四片,李芳舒和李老太太吃了两片,李老汉吃了两片,刚好足够。

        她们起的迟些,可李大哥一家的房间门关着,窗帘拉紧,毫无动静,还没睡醒。

        连两人什么时候走的,他们都不知道。

        李老汉照例去了田里,他种着的正好就是

        老两口的地,至于离这块地还有一里的另外一块,他不准备再去了。

        活一下减少了一半,他回去时,还不过正午。睡眼惺忪的小孙女问他:“奶奶去哪了?我想吃饭。”

        李老汉告诉她:“不知道,以后你妈做饭。”

        “那奶奶干嘛?”小丫头才七八岁,看不大懂大人的眉眼官司,“奶奶做的饭比我妈做的好吃。”

        “李英川,孩子这会怎么还没吃到饭?”李老汉中气十足的喊了声。

        不一会儿,李大嫂慌慌张张的从屋子里跑出来,牵着女儿的手就走:“爸,我正要做呢。”

        “您要吃啥?”李大嫂回头问,“芳舒和我妈都不在,您和我们一起吃吧。”

        李老汉拒绝了:“我自己做。”

        一个人的饭最好做,李老汉没有兴致陪李英川演父慈子孝的戏码,直到他进厨房给自己做完饭洗了碗,李英川和妻子都没有进厨房来给孩子做饭。

        他隐约瞧见孙女抱着孙子出去了,估计是去她外婆家吃饭了:眼下离大家开饭的时候过了一个时辰,可杨家人过得是城里的日子。

        一天要吃三餐,午饭比他们迟两个小时。心里有谱,孩子们多半是去杨家了,也没有多余的心思管那两个闭门不出的大人。

        正常的午休,下地,做饭,吃饭,一整天他和李英川两口子再没有碰过面。

        他们也像是知道他铁了心的态度,下午就进了厨房正常做饭。

        两家人这么井水不犯河水的相处了一周,李芳舒就带着李老太太回来了。

        村子里传出的隐隐风声,李老汉全没有搭理更正的意思,他更闲了。在把门前那块自留地种上菜之后,还托着亲家王老爹去集市带了几颗果树苗回来,安稳种上,每天浇浇水。

        再就是一起去打牌下棋,再也没有管过那儿子儿媳一家的地,连那里新种了烟草都是别人告诉他的。

        李老汉一改以往的勤恳,每天只是下地到四五点就回来的举动反常,再对上他任由儿子将烟草种在自己家地里,小孩在学校天真的话语。

        什么爷爷不和他们一起吃饭,奶奶不做饭了,家里一直只有妈妈在。

        这一幕幕,迅速在村子里传开,大家猜测的越来越多,看不懂的在嘴上叨叨,看到懂的装在心里,总之,这是继上次李英川赚钱之后出的又一次风头。

        他本人可能不太想出这个风头,咬着牙撑着迅速在杨家旁边的一处空地上修房子。别人问起也只说:“这是给儿子修的新房。”

        他这么说,别人信不信都在面上赞叹他行动早,儿子才两三岁就专门占地修新房,以后一个人有两处房子。

        对此,李英川面上带笑的应着,心底越发发了狠的找人砌砖,做地板,粉墙一起干。

        大把的钞票,就算只是听个响也够数,更何况是建房。

        他已经有了经验。

        一周后,南北朝向的正屋三间已经初具雏形,四四方方的围墙砌了有四米五高,遮住了路过人的打探,就连左右两处的房间也灌好沙土修好隔断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对于他而言最主要的报复或者是在心里憋了一周的戾气终于有了发泄的余地。

        正屋一间房已经粉刷好白墙,地面用水泥灌的又平又厚——他为了这些,院子里的水泥足足堆成一座小山,也是时候往里面添置家具了。

        李英川的报复来了。

        这天周日,天气晴朗。王云山给李老汉和王老爹买了钓鱼竿,两位老人去了山沟底的水库垂钓。

        李英川带上小舅子,打开他锁了一周的屋门,这是专门放杂物的一间房,也是他新修的六间房子之一。

        那天过后,他就拿锁子锁上了。

        他们从里面推出一架以铁为架的独轮车,和几根铁棒,将早就准备好的大家伙合力推到了堂屋。

        李大嫂早就站在那里,他们三个合力将那个乌黑的木桌抬上木板车——刚刚的大家伙,还有所有的板凳和烛台,用作摆饰的旧花瓶,以及堂屋里唯二的大件——一个两米高的木柜,三人合力将它放倒在独轮车上。

        不过两趟,这间屋子就被腾出来,分毫不剩。

        “姐夫,今天的搬完了吗?”杨老六喘着气靠在空了的木车旁,从李家出来的旧坡路长,可一点不轻松。

        李英川打量一圈,皱紧眉头,仍不满意。他转悠两圈,抬起头对着杨老六说:“拆门。”

        “啊!”杨老六睁大眼,“我没听错吧?”

        李大嫂说:“这门也是我们买的,拆了正好用在新房上。”

        杨老六挠了挠后脑勺,李大嫂推他一把,他只好上前帮起忙来。

        李老汉回来时见到这,凉凉的眼神瞅着李英川,不意外也无意争辩什么。

        要那么多身外之物做什么?

        起初他没意识到这是李英川有意的报复。

        李芳舒回来之后,带上的老伴身体康健的好消息让他心情属实好了挺长的时间,他们在他的影响下,也忽略了这两夫妇的作妖。

        一天之后,李英川新修的住宅另外一间屋子装好了,他搬空了自己的屋子。

        李老汉任由他们在眼皮底下这么做。

        三天之后,又一间房子装好了,李英川和杨老六拉着木板车和独轮车走了两趟。

        不避讳大家的眼神,赫然是要把家搬空的想法让路人打趣:“刚修的六间房不要了?”

        王云山对于李英川这骚操作接受良好,第二天就给大堂换了门——李老汉一辈子攒了那么多的木板,轻轻松松一扇门就做好了。

        至于桌椅板凳,他还没现在添置的想法,王云山也不再劝解。只是过上一两日来一趟李家,做门,装门。

        老丈人那双巧手,真赶得上村里最有名的木匠,因此,他见得多了,刚开始升起的一点计较之心也放平了。

        两家就这么耗着。

        到了第六间房搬空,他们以为终于消停点了,李芳舒和李老太太这天正好在王家,王云山在李家和老丈人一起做门。

        早上去而复返的李英山,带着七八个装修的小工进门了,他像是根本不在意坐在厨房门槛上的王云山和李老汉,眼神都没落到他们身上半分。

        挥手间,那些拿着石锤的小工进了堂屋,一阵敲敲打打的声音传来,王云山探过目光去瞧,他们用石锤和其他的工具在撬水泥地。

        这……

        王云山嘴角抽了抽,还是他对这位大舅哥认识不清。这一撬一凿的,干的还真干脆。

        李老汉皱着眉头,始终没有把眼神落到巨大噪音处,一心一意打磨着木门的底部。

        “锉刀。”他对王云山伸手,王云山回神,连忙将锉刀递过去。

        李老汉这会才抬起头:“别人做什么都和我们无关。”

        王云山微微低下了头,应是。李老汉的大掌抚了抚他的头顶,说:“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他收起继续探听的心思,将心神放到了木门上。

        第二天,李英川依旧带着小工上门,接了两桶水对着白墙喷洒几遍,然后拿着工具将附在墙面上的白灰刮了个干净。

        第三天,李英川把六间房里的唯二两处炕给破坏了。这次是他自己搞的。

        王云山怎么知道这消息的。李英川不做人,建筑垃圾堆满了那六间屋子。

        一家人欢天喜地的迁进新居,早早把儿女托付到娘家的李大嫂那天还穿着一身红衣给小孩散糖

        这可真是崩了人设,要知道,李大哥有多抠,李大嫂就有过之而无不及。总算让他长见识了。

        一个月的时间,李英川真的和李老汉一家分开了。这事大家见多了李英川搬家的彻底和疯狂,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李村之光做出的每一件事真的是让很多人大开眼界,毁誉参半的名声让李英川出乎意料,他尽管在李老汉这发泄的怒火没有收获到该有的反应。

        可全村那些年轻人觉得他活的敞亮,真实,接地气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觉得这事也没那么不容易接受了。

        李芳舒见不得李英川做的过分,水泥和白灰带不走就要毁掉,只留下几间空屋子不说,垃圾还留下来让二老清理。

        李老太太让她忍忍就算了,她和丈夫多弄几天就行。可垃圾场离这比王家还远,王云山一趟车就弄的差不多了,李芳舒不情愿。

        她一定要让李英川把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出去。

        这位大哥讲理讲不清,胡搅蛮缠乱发脾气的症状不少,李芳舒没有直截了当的冲到人家新家去——他没有邀请众位兄弟姐妹过去,李芳舒在外地的姐姐妹妹都不知道这件事。

        这事还是得李老汉和李老太太自己跟闺女们说,李芳舒也没有从姐姐这找突破口。

        她直接找了几位堂兄,告诉他们:“我哥想要用这些开了缝的水泥块铺新院子和门口那块空地,麻烦堂哥帮忙了。”

        这位堂哥有一架农用拖拉机,不过是二手的,年代感很强了。听闻见有新活,他眼神一亮,又迟缓的问:“你们家云山不是有车吗?”

        “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要是我让云山来,恐怕我爸和我哥都不乐意。”李芳舒面上带着难处,“我哥那人你也知道,该你的工钱是不会少的。”

        “那我明天就和我弟去你家,把那些水泥块带到你哥院子里就成?”李家堂哥他爸正好那天去了李家,对于李芳舒的话他已经信了八份,再者说,只是过一个长坡就到的短距离就能赚一笔拉货的钱。

        他十分心动,急切的打下包票:“我明天中午就干完了。”

        “行,到时候我哥给你算工钱。”李芳舒也爽快上道,“自家兄弟总不可能骗你。”

        第二天,李英川在拖拉机轰鸣声中出门亲眼见到那一车兜的建筑垃圾顷刻间堆满了他和妻子前几日辛辛苦苦压好的空地。

        小山堆一样的水泥块旁是大堂兄熟悉的笑脸。

        搞明白事情缘由,他心里给李芳舒狠狠记上一笔,在妻子跑出来质问时,佯装生气的斥责:“是我叫堂兄过来的,还不赶紧给我们张罗伙食。”

        “堂兄,辛苦你了,里面请。”转头对着两位堂兄,他一张脸上挂着春风和煦的笑容,变脸速度之快,直叫那位堂兄心底咂舌。

        李英川心底苦哈哈的送走了堂兄,搭上了一顿饭和钱。

        可把李大嫂气的不清,他们就是舍不得拉一次货那昂贵的价钱才自己人工把家具搬过去,结果这么一弄,他们省下的钱还是花出去了。

        这让有所察觉的她在饭桌上就脸色不好,叫人瞧了去。本来她伪装自有一手,但最近叫王云山和李芳舒搅和了许多事,两个孩子都由她照看,脾性被磨的分不出精力来刻意关注客人的表情。

        李家那位堂兄将此事告诉了妻子,有几位妇人已经看出来李大嫂伪装的贤惠大方,心里犯嘀咕:这才三十岁的婆娘,心眼怎么那么多。

        舆论的导向渐渐朝着说不清的方向走去,原本还觉得李家儿子和老子分家是儿子生意所需,必须要在平地上有个院子供他晾晒和装货的村民觉出不对味来,再结合那位面慈心狠的李家媳妇一猜:

        这村里传出的事实的真相还真的是不知道是什么呢。

        杨家婆婆就是被儿媳妇磋磨的人不人,鬼不鬼的,龙生龙凤生凤,这亘古不变的真理让他们心底无限接近那个真相。

        李村之光终于有了破痕,揪住这点不放,起码他们比这人好,没有有了媳妇忘了娘。

        李老太太再出现在大家视线中的时候,已经入秋,李英川都搬出去一个月了。大家心里自有思量。

        瞧着老太太状态轻松,脸上有肉眼底有光的模样,说不得几句打听的话语。

        事实胜于雄辩,不是吗?

        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李英川早晚都泡在那堆烟草里,李大嫂去隔壁能呆一天,早就不和那些妇人泡在一起了。

        夫妇两正为一堆事焦头烂额的,早不知自己的风评成了什么样。

        他们正对成为让镇长刮目相看的“企业家”而努力,没有了两个老人牵绊,孩子可以放到姥姥姥爷家,正为家庭提高储蓄的李大哥拿着拿六百块钱又买了一批珍贵的烟草种子,眼前已经看到了自己身戴红花站在广场上演讲的场面。

        解决了一桩事,李芳舒和王云山都轻松了一大截,他们本就喜欢接近李老汉和李老太太,没有了李大嫂倒胃口的眼光监控,李芳舒每次去接女儿时都会去娘家一趟。

        虽说让李老汉见多了嫌弃,原本无聊的生活有了盼头。李芳舒出资,王云山拉回来的水泥袋给房子重新弄了地面。

        李老汉和李老太太对于自家自留地上的蔬菜上了十二分的心,他们指着今年靠这些菜攒点钱,给房子盘一个炕。

        原本李芳舒想着一次弄好,给六间房的三间都盘水泥炕,他们拒绝了。人本就不多,再弄一个炕就够逢年过节小辈们过来住了。

        王云山笑她一个人操两份心,越来越向着她抱怨的王云兰靠近了。李芳舒心里高兴,对于他的话也不否认:“我现在觉得,自己越来越能体会大姐的心情了。”

        她周身围绕着一股柔和的光:“亲眼见到自己父母身体越来越好,比什么都重要。”

        他笑着点头:“看来小李同志最近在爸妈那里得到不少正向表扬。”

        “哪有?我爸成天嫌弃我。”她皱皱鼻子,眼里却有一股活力。


  https://www.dldwx.cc/xs/40622790/142702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