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一路向善 > 第11章 赴宴

第11章 赴宴


宁静的午后,窗外响起了熟悉的鞭炮声。每当这种鞭炮响起,就意味着哪家一定是在操办宴席,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不管红白喜宴,统统离不开炮仗的助威。

        一挂鞭炮、一支烟香、一个畏畏缩缩地点火、一次一溜烟地逃离,接下来的就是噼里啪啦一阵响天彻地的鞭炮声了。

        通过鞭炮声,人们期待着能吓走邪灵,驱赶晦气。他们认为,这一通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还有什么赶不走的呢?这可是自古传下来的观点,认为鞭炮能驱邪避害,鬼怪听了,也只有躲的份。渐渐地,鞭炮俨然成了这个辉煌的古国立国的一大根基,无炮不欢。昔日,智慧的先人发明了人类历史最伟大的东西——火药,这个足以改变古国历史进程的东西,在古国漫长的岁月里却蒙上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积灰,火药能用在这个古老的国度的真的不多,似乎就只剩下鞭炮了。

        后来,等到火药被贼眉鼠眼的蓝眼睛人从古国发现并带走后,他们就用它来造枪造炮,拿它来开疆扩土,即使世界的格局悄然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辉煌古国也丝毫不为所动。它似乎只对鞭炮情有独钟,只喜欢它冲冲的味道,喜欢它噼里啪啦的阵势,喜欢它驱除牛鬼蛇神的本领。直到后来,落后了,挨了打,才从中醒悟过来。经历浴血的挣扎之后,终于慢慢挺了过来,这才认识到火药的重要性。

        挺了过来的古国,虽然对火药的用法有了很多不同类别的应用,可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仍就是鞭炮。从统治阶级,到贫民阶层,都还是一如既往地喜爱,办次喜宴如果没有鞭炮来助阵,是绝对的不完美的,是有缺憾的,甚至被认为是晦气的。

        英子听着远处隐隐约约的鞭炮声,突然感慨万千。在这快一年的时间里,她几乎就没有出过什么门,但凡有什么喜宴,红的也好,白的也罢,她都没有参加过。她的生活被家和诊所这两点一线的日子占得满满的。所有的宴席也都是男人一人去参加的,因为孩子实在太反复,她不敢离开这条日常生活的轨迹,她同样也承受不起任何的意外。在这一年里,她的任务就是如何照看好孩子,而男人的生活要相对丰富一些,虽然男人要种地养家,至少,他能出去走走亲戚;至少,他能出去采办日用品;甚至至少,他能下地去干活。有时候,能下地去干累活,对于她这种线条似的牢笼生活,也是一种不错的放风。

        随着孩子的情况好转,她枯燥的生活也开始出现一点松动。前天,前面生产队的一个亲堂哥来她家做客,传了一个写有喜字的喜帖:大河对面的一个表哥家办喜宴,儿子娶媳妇,邀请他们去做客吃喜酒,热闹热闹。

        一般来讲,在当地请人家喝喜酒,主人是必须亲自登门去邀请的,这样才显得足够重视,这也是对被邀请人的尊重。可在那个交通十分不发达的时代,这种邀请也不是一层不变。亲戚少,可以一个一个登门拜访,如果亲戚一多,譬如一个家里有六七个人兄弟姐妹,夫妻双方一结合,一下子就有十多个亲兄弟姐妹,这还只是亲兄弟,下面还有亲堂兄妹、亲表兄妹,再下面还有普通的堂兄妹、表兄妹……这一层一层关系叠加下来,有个一百多号亲戚一点也不稀奇。如果要主人一家一家去请,在那个自行车都稀少的时代,靠步行肯定是很难办到,如果真的要实行,没有一个月专门的请客,则很难办到。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也就出现了代传请帖的现象。

        当然对于亲兄弟姐妹这种骨肉至亲,无论兄弟姐妹再多,隔得再远,这也是必须要主办人亲自登门的,不然会就被认为是坏了规矩,有失体统。

        亲兄弟姐妹传达到了,接下来传离得近的堂兄妹,亲的也好,疏的也罢,亲自登门一一通知一遍。发请帖的同时,也拜托他们去帮忙窜门,各自访邀一到两家没有通知到的亲戚,然后再拜托,再邀请。这样一来,用这种人传人的邀请方式,喜事很快就爆炸似地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原本一家单独要通知一个多月的邀请一下子缩短到三四天内就能完成,皆大欢喜。

        由于,女人家与大河对面的亲戚相隔甚远,加上女人刚刚搬到这里不久,那位表亲不大知道她住的具体位置,所以他并没有亲自来邀,只是托堂哥代替他亲自登门。女人由于孩子的原因,本来想拒绝这事,依旧让男人一个人独去,可耐不住堂嫂的一番劝导:

        人家这是喜事,要不然我连提都不会提,去了还能让孩子沾个喜气,

        ……

        这孩子我也是看着长大的,虽然以前是有危险,现在不是很好了么?这个月都没怎么发作了吧?

        ……

        徐医生说,孩子越大,抵抗力越强,不会有事的!

        ……

        你们一家三口都去,把随礼的份子钱给吃回来,总比你家景良一个人去吃来得好,

        ……

        路上还有我和你大堂哥刘洪,小堂哥徐贤和小嫂子帮衬着,你本家姐妹不也去啊,都约好在大河旁边集合,这么多人帮你,还怕带不了孩子?

        ……

        孩子大了,让他接触接触外面世界,出去走走,也好。很多亲戚都好久没有看到你家孩子了,让亲戚看看抱抱,增增人气,对孩子也有好处。你表哥这次可是点名要看你们家的大胖小子呢,说是让他们也沾沾喜气,来年让儿媳妇也生个大胖小子。

        ……

        最终,女人最后终于心动,也不好意思再回绝亲堂嫂子苦口婆心地劝导。

        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你关注它的时候,他就像舞台上的一个演技很烂的演员,拼命地秀着自己糟糕的演技,还洋洋自得,让人倍受折磨;当你不去理睬它时,他也不就那么爱炫了,默默地上演生活的剧目,一开灯一关灯,一夜便过了。

        离发请帖的日子已经过去十多天了,这些天里,女人的心情似乎变得好了很多。也许是要公开在所有亲戚面前露一次面的缘故,她竟有点紧张,有些期待。头发也更注重保养了,原本乌黑浓密的头发,梳得笔直油亮,衣服也穿得清新素雅起来。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刘英也不例外。她早早地便打起栀子花的主意,从邻居家剪来一大束花苞,插在瓶子里,等待花儿的盛开。

        他们约定见面的地点是在农场主干流的一个渡口。因为这里邻近繁华的齐家铺,所以这个渡口也索性被称作齐家渡。齐家铺很繁华,各色商店,各种职业,在这里应有尽有。它之所以叫齐家铺,只因为这里居住的人大多数都姓齐的缘故。

        像这样的地名,全国各地遍地都是。如居住的靠河,通常以河命名,如刘英所属的南河队;居住人多的,又通常以姓氏最多的来命名,如刘英大姐所在的生产队就叫王家场;靠着有名企业的,有时也会以企业命名,如刘英三妹所住的地方就叫砖瓦场。甚至连这个农场的名字——三湖,也是因这里原本就有三个一样大小的自然湖而得名。只不过,后来政策变了,应国家屯粮的需要,填湖造田。这三个湖便是被人们一担土一担土地给填了起来,这才有了三湖农场如今的模样。

        三湖农场的主干渠是一条很大的河,名叫总干渠。也是人工挖出来的,至今的老一辈都还有谈论以前万人空巷去挖河的壮观情景,比起以前填湖的壮举丝毫也不逊色。齐家铺就依河而建,河里大大小小的货船,虽谈不上川流不息,却也三五成群,绝不寂寞。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河流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运输主力。外来商品的进入,农场商品的走出,都依赖着这条大河,在这进进出出中,也造就了齐家铺的辉煌,以至于,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叫齐家铺的地方。

        齐家渡的有名甚至还在齐家铺之上,没有这个渡口,自然就没有齐家铺的现在。由于总干渠是两个邻近地级市的分界线,这个渡口自然而然地成了两个市经济文化交流的交汇处。这条总干渠又是全国最大河流一个支流的支流,而这河流又连接了数不清类似齐家铺的地方,这些地方都可以通过总干渠来到这,因此,齐家渡又不止是两个邻近市交流点这么简单,它同时也是三湖面向大千世界的窗口,热闹异常。

        在这个国营农场,要说不知道齐家渡在什么地方的还真没有几个。英子和景良一大早就来到了相约的地点。女人手里的篮子里装着20个鸡蛋,他们准备在沿街的小商铺里再买两瓶罐头,当作见面的随礼。男人抱着孩子跟在女人后面,在小商铺里穿梭,两人显然都打扮了一番,也穿上了平时走亲戚才穿的新衣服,女人显得更美了,辫子上的栀子花散发着浓烈的香味,让跟在后面的景良一阵意乱情迷,心思燥动不已。

        今天是个不错的天气,不热不冷。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清澈的河水缓慢地向下游流着,连逆流而上的船儿似乎都不大吃力,匀速悠闲地行驶着。河里的生物偶尔会游到水面来换个气,银光一闪,留下一圈涟漪,在水面扩散开去。

        ;


  https://www.dldwx.cc/xs/52257/2727168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