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一路向善 > 第122章 倒霉的果农

第122章 倒霉的果农


父亲那天弄到很晚才回来,海山见父亲很晚还没有回来,心里竟然有点担心起来。母亲看似矛盾的教育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

        尽管海山现在仍十分生气,心里仍然恨着父亲。但恨归恨,只要这种恨涉及到家人安危的时候,他的这种恨又会立刻消失,重新变成对家人安全的关心了。

        那晚父亲回来时,还买回来了一个新锅、几个新碗、一点膏药和一瓶红花油。看见屋子里已经被收拾干净,简单地擦洗一下后,也就睡了。当第二天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家里就一切如故: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只是大家都不怎么讲话而已。母亲如她所说的那样,海山虽然不能恨父亲,但她却可以。这次,她跟父亲的赌气也赌了很长一段时间。吃饭时,也总是让海山这个做儿子的去喊,自己连父亲的名字都不愿意提及。

        经过这一次的事件,景良也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海山长大了!海山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想打就打,哄哄也就没事了的小孩子。再这么任意地去打,是会埋下仇恨的种子的,这个对他不利。这次以后,他也不再去强求海山,不再强求他出去见同学,一切也都随了他。

        因为妻子、儿子都不大理他,父亲在家里就成了名副其实地孤家寡人,冷战的结束也一直持续到父亲主动道歉认错为止。

        父亲跟海山的道歉很简单,甚至都没有一个‘歉’字,也算不上道歉。他只是把海山叫过去,摸了摸海山的头,问了问还疼不疼。当海山说不疼后,父亲只是嘱咐海山以后要听话,要好好学习,就没有多余的话了。

        父亲跟母亲的道歉倒是真诚了许多。他厚着脸皮去嬉去笑,母亲却总是板着个脸,一推一嚷,一呵一斥,让父亲‘死开’。父亲的脸,这时也犹如城墙的拐角一样厚实,无论母亲怎样,他始终都是嬉皮笑脸、毛手手脚的。

        一开始母亲还是愤怒不已,慢慢地对父亲的动作也便不讨厌了,最后也适应了他的无赖行为,最终破‘泣’为笑,暂时也就不再生气了。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以后要是父亲再有什么不顺她心意的地方,她还是会把以前父亲的不对翻出来,把这件事也翻出来,如数家珍,一一指责,逐个唠叨,念经一般。

        消了气的母亲,重新来开导海山了:父亲这两年也不容易,梨子扎堆,卖不上价格,贱卖送人都没人要,这也是导致父亲失诺于海山的原因,她让海山不要再记恨父亲。

        的确,这几年由于农场里大肆地种梨树,本来使得很紧俏的梨子逐渐变得大众化了。而且跟风种梨树的不只是三湖本地,周边很多的地方听说三湖农场的改革创新取得初步成效,再加上三湖农场对外的夸大宣传‘想致富,种梨树’的影响。周边地方也先后学起了这个先进的经验,大量地种地种植起梨树来。

        由于梨树的大量种植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激烈无比,一波又一波的压价风潮之后,梨子已经是如果臭狗屎一般。三湖农场领导为了拯救市场,曾经一度还办起了梨子罐头厂,可梨子罐头的销量并不好,也没能解决大批梨子涌入市场的尴尬局面。

        梨子多了,就不值钱了。很多梨子因为卖不回去,只能任它熟透后掉在地上烂掉,或者干脆拿去喂了猪,这让农民痛心不已。可即使这样,农村该交的土地租金,还是照样得交,该买的农药化肥的钱还是一分不少。这样,一年下来,不仅一分钱赚不到,还把以前赚的老本给亏了下去。

        在无奈之中,农民都坚持不住了,三湖的所有梨园都坚持不住了。那辛苦养了七八年的果树纷纷在电锯声中,应声倒地。这声农民经过七八年的培育,早经把这些果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当农民们看到自己几年辛苦培育起来的果树,就这样轰然倒地时,当作为父母的农民看着它们一棵棵轰然倒地时,他们的心在滴血,他们默默地流着眼泪。最后,他们还得把如同儿女一般的果树一截一截地砍开,劈刀成柴火,来烧掉它们。这场景是让人心碎。可是农民也没有办法,这些‘儿女’已经不能养活他们的爹妈了啊!

        就在梨子的销路不好的时候,市场上桃子价格却在一路飞涨,最高时能卖三元一斤,很多水果贩子跑来还扑了空。这个价格相对梨子1角5分一斤的价格还没有人要,简直是奇迹。林业队领导经过这次的教训,又经过‘长期’的考察,觉得桃子的前景会不错,于是他们当时就拍板决定,把这些梨子树铲了后种上桃树,规矩还是如同以前那样,不种得罚款,这次还是强制种植,政策扶持。刚刚失去梨子园的果农们不想再种了,怕再心痛,纷纷操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种起了棉花。

        可领导们又不同意了,好不容易争取下来的果农名额,好不容易争取到国家的资金扶持,他们怎么可能不要?要知道,集体买这些果树时,他们领导是有提成的,而且这些果农名额还有一些细微的补贴的。由于政策的不透明,尽管果农没有丝毫看到这些补贴的钱,但这些领导是能看到并拿到的。

        就这样让这些领导们丢掉这些补贴的钱,他们是不愿意的。因此,他们又开始一边强制,一边劝导起来。他们一边拿着政策来的大棒来强制果农们种果树,一边再次运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来劝说果农们。他们宣传种桃树的轻松,宣传种桃树能赚更多钱,他们把种桃树致富的典型搬出来给他们看,他们专心地为他们算着一笔笔的细帐,并把一副美好的蓝图用口水描绘在果农的眼前。

        在强制和鼓励下,父亲和一批有着果农户籍的人又开始种起了桃树了。他们先是在棉花地里套种了桃树,等到桃树结果时,再彻底把棉花给抛弃。

        果农们按照领导们的规划一步一步地走向所谓的小康生活。领导们的预言也的确很准,一开始桃子的价格卖得很好,几年的小苗已经可以初步结果了,果农也初步尝到了甜头,果实的价格也的确让农民充满了希望。为此,三湖在对外宣传成功经验时,领导的口中的话又变成了:要想富,种桃树。

        可领导们还是只预测了一个开头,并没有预测到结尾。很多外地的人看到三湖的宣传中,看到三湖改种桃树了,在虚假信息的宣传下,他们纷纷也效仿起来。等到海山家的桃树真正进入盛产期时,桃树的价格也犹如股票,一下子拉到了谷底。等到多的时候,一度到了猪都不吃的地步。

        这样,种桃树又无法生存了。迫不得已,海山家又不得不将桃树也全砍了,三湖农场所有的果农也都将桃树全砍了。对于农民的举动,领导们也十分无奈,他们更不可能站出来给他们弥补损失,农民吃了亏就吃了吧。他们只是一味着埋怨市场这个东西太害人,责任也全推给了那些故意压低收购价格的商贩们。自此,这些果农户籍的农民又重新干起了老本行,种起了自己的棉花。

        领导们的威信终于在第二次的调控失败时,彻底扫了地。农民对他们的态度也渐渐地由怕,变成了恨。这种恨深深地埋在农民的心里,像一个炸弹一样,让这个看似平静地社会时刻都有动荡的可能。

        从此,也没有一个农民再去相信当官的话了,当官的说的话也都成了鬼话。每次的选举时,也是在他们的内在操控下完成的,他们无限期地连任或者领导职位由大哥传到二哥,再由二哥传到侄子身上,他们世世代代地当着这芝麻大的小官,捞着农民的补贴,过着自己逍遥快活的日子。

        农民对官的不信任至此,也逐渐成了一个普遍的农村现象。也许只需要一个导火索,这个潜藏在农民心底的炸弹就会爆发,怒火就会疯狂地吞食这些曾经剥削过、压迫过他们的基层领导,犹如当年特殊时期一样,农民极度渴望翻身做主人感觉。

        不得不说,作为林业队的家庭是最倒霉的。因为他们不得不经历第二次的调控的失败,根本不给这些亏损了的家庭一个恢复的时间。海山的家庭遇到了危机,在这两次调控的影响之下,好不容易几年积累下的一点积蓄,这时也花得差不多。由于爱钱心切,父亲经常出去打牌,希望能赢钱来贴补家用。可这个打算也在他倒霉的运气下,竟把剩下的钱给输了个精光。每年仅仅只够孩子的学费和家庭的温饱,年成差的时候,甚至还得借钱才能过年。

        海山家庭的运气是不顺的。不过,不幸中的万幸的是,海山家里没有人生过大病,不至于因一场大病来拖垮这个已经不能再破败的小茅屋,没有使这个家庭彻底毁掉。但他家的运气也仅仅是局限于没有毁掉而已。当别人种着棉花,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房子也都在慢慢崛起的时候,海山家的小茅屋仍旧像一个古董一般,隐藏在这两排大树之间,一直没有变过。

        妈妈的解释海山一时接受了,可这解释也没能经住时间的考验。

        在周遭的一切都在慢慢崛起,旧房变成新房子,平房变成楼房的时刻,海山再回首看看自己家那小得可怜的茅屋时,时间就仿佛停止了一般时,海山不能接受了。让海山更不能接受的是父亲不努力干活也就罢了,整天就想着去街上打牌的事情,整天就梦想着等孩子大了,有出息了,再去养活他,这让海山不能接受。

        要说茅屋没有在海山心里留下什么阴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16年茅屋生活,让海山彻底失去了信心,那由读书带来的信心也只是在学校,在拿到分数时的那一刻有些许安慰。其它更多的时间,信心都在被茅屋给慢慢磨灭着。还有一个令海山不能接受的是,在几年后,同样是林业队的其它住户也都盖上了大房子,而自己家的却还是住着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房子时,海山终于也看到自家住茅屋的真正原因:

        当人们都奋力迈向小康生活时,啃小族的父亲,则把所有期望都寄托于孩子身上。这绝对是他住茅屋最主要原因,没有之一。父亲的赌性让整个家庭都在蒙羞,父亲拿海山优秀成绩炫耀的行为又让海山极为反感。

        漫长的茅屋生活也改变了父亲在海山心中的地位。父亲的诺言比狗屁还让人讨厌。父亲一开始承诺用不了几年就能搬进大屋子里去。可直到海山初中毕业的那会,父亲的诺言仍就没有兑现的趋势,更令人生气的是,父亲还打了他们母子,还让母子去好好努力赚钱,而自己却落个消遥快活,这让母亲绝望,也让海山心寒。

        如果说海山第一次反抗父亲属于自尊心的本能反应,那这第二次的反抗则是仇恨积累的爆发。自尊心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让海山的性格也发生了扭曲,极端自卑、极端自尊和极端易怒成了这个时候海山心灵的常态。

        既然有第一次和父亲的打架,就肯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海山的未来又会是神秘莫测的。如果长此下去,海山真有可能就这么沦入犯罪的深渊。不过,这种情况是首长爷爷所不允许的,他目的是让孙子吃苦,不是让他变异扭曲,甚至沦为罪犯。

        他接受海山吃苦的事实。在他看来,把玉石成玉器,过程都是痛苦的,这需要真正的深入骨肉,才能完全石头到玉器的蜕变。但首长爷爷绝不接受失败的结果,为此,他得为自己的孙子树立一个目标,一个精神的支柱。这正如玉石琢磨的过程上中,得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自己首先得知道,想把这个玉石做成什么样子,然后才能实施去做一样。

        海山现在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海山现在也正需要这么一个关键的目标来供他追求,供他依靠。很快,在首长的示意下,在博士仔细地思考后,这份帮助就被博士带到了这里。这帮助当然不是一笔横财,但更甚于一笔横财,这份帮助很有用,也的确让海山终生受用。

        ;


  https://www.dldwx.cc/xs/52257/2727169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