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野言轶事 > 第二章 雷琴记

第二章 雷琴记


小孙儿正报着一本《桯史》发愣:“爷爷,叶知己这人好奇怪,为什么要去花重金买下‘冰清’古琴呢?那明显是假冒唐朝雷氏琴的名声啊……”

        爷爷端起酒杯呵呵笑道:“你可知,这雷氏琴有何妙处么?”

        小孙儿摇摇头:“不知……”

        爷爷轻轻叹了口气道:“那正好儿,爷爷今天就给你讲讲何谓雷琴……”

        ………………

        却说这琴、书、剑三物,乃是古人雅士的随身至宝,其中又以盛唐之音绝美曼妙。有太、玄二宗精通音律,极爱歌舞,因此唐时的乐器制作可谓蓬勃,无数能工巧匠脱颖而出。

        这一日,有唐太宗为大儒萧德言写下一纸书信,上言道:“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其时凡盛宴,皆要奏《破阵乐》,以歌颂太宗显赫之战功。每奏之乐器,则要由太宗亲自摘选。

        唐太宗有一神技,便是无论何种乐器,只要稍作拨弄,或者轻抚琴板,就可分辨优劣。

        贞观九年秋,太宗忽来兴致,遂下旨选琴,凡民造、宫造,皆要入宫甄选,以定天下琴主。

        群臣奉旨立动,文官还好,有的人颇通音律,倒也能寻到些上品,但武官却难了,只得四处遍搜,也不管好坏,皆是一股脑送进了宫。

        太宗大喜,当即来至琴房,此时群臣寻来的琴何止百架?他都要一一观瞧,但太宗围着琴走了几圈,此处摸一下,哪里拨三拨,竟全然没有满意之作。

        太宗心中虽然不悦,但毕竟是有道的明君,此时为这桩事也发不得火,只得按下郁闷将群臣散了。之后几日皆闷闷不乐。有魏征进言,选琴乃是末事,不可过重。太宗纳谏,此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时至贞观十年冬月,太宗巡幸西蜀。这一日吃罢晚膳,太宗一边抬头观月,一边在行宫花园中散布解闷。忽然间一阵极为悦耳的琴声传来,时远时近,若有若无。

        太宗闻之大惊,遂紧走几步来在行宫墙外,循着那琴声来在一处别院。只听这琴声柔美清越,优雅浑厚,所奏者,正是自己赋诗,吕才谱曲的一首《庆普乐》。

        待一曲而终,太宗不由得击掌大赞道:“精极!妙极!绝也!!”

        有随行的侍卫叫开别院之门,只见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正在院中亭下抚琴。这人似是沉浸在乐声中无法自拔,直到有人相唤才猛然惊醒。

        此时太宗已然在他身后站定,双目竟不离那琴左右。

        男子慌忙起身跪倒:“草民惊扰圣驾,罪该万死!!!”

        太宗盯着琴笑道:“无妨,我且问你,这琴,可是你作的?”

        男子不敢抬头:“回圣上的话,此琴正是草民所做,久闻圣上精通音律,还请圣上不吝赐教……”

        太宗微微点头道:“嗯,果然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你这琴绝妙,可愿随朕进宫制琴否?”

        男子闻听此言略作沉吟道:“草民自是愿为圣上效劳,但……但这琴么……却只能在本地制作……”

        太宗微有不满,但他明白,制琴非比寻常手艺,每匠皆有其秘,此事也不可太过紧逼:“嗯,既是如此,这琴,多少时日可制成?”

        男子道:“一月,便可交与圣上!”

        “好!”太宗这才面露喜色,“一月之后,朕亲自来此地接琴。”

        “遵旨!!!”

        待太宗走后,遂令侍卫打听此人来路。原来这男子姓雷,名叫雷威,乃是蜀地制琴的世家。其先辈有雷霄、雷迅、雷文、雷玉等制琴大家。这雷威秉承祖业,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且说雷威领了圣旨,当即开始制琴。这第一步,便是选木。雷威带好干粮烈酒,也不顾风雪载途,当日便钻进了峨眉深山,选定一块密林之后,便开始饮酒驱寒,接着就等寒风过林时,刮动树木产生轻响,只要听到有悦耳之音,雷威便要在树上做下印记。如此数日,雷威便走峨眉险境,方才选定一株上好木材。

        雷家制琴乃是祖传,其工艺繁复至极。雷威对此早已烂熟于心,他将木材以凿、削、刳、刨之术制成躯壳。接着便是制槽,先要将琴底成洼,状若仰瓦,凡有龙池、凤活、弦徽和唇余之地,都要凿成小坑。

        然后便是琴腹,其内有天柱、地柱做心膂,天柱厚七分,须安在始泥仲吕的音界方可。地柱厚六分,须安在南吕无射的音界。安定之位不可稍有差错,否则上一离便损了上部之音,下一离则损了下部之音,需在正中方能音色纯正。

        待这些都做完,便要上弦合琴,这一步最为凶险,需按天时地利,寻个灵秀之地方可成功。雷威辗转数日,才在峨眉老林中合音成琴。

        此琴长三尺六寸六分,琴腹在凤足处,比琴厄稍窄,过凤足之后才可渐宽。此时琴音通过琴厄而不出,待穿过琴腹才能释放,其余音悠长而清越。

        此时已然过去一月,太宗果然亲自来在雷家别院,他一见这琴精巧玲珑,而且花纹溢彩,简直的爱不释手。当即演奏一曲《春江花月夜》,这琴音绕梁回荡,空灵绝美,凡在场之人皆荡气回肠,久久不能自已。

        “好!!!”太宗大喜,“雷氏琴果然名不虚传,其业之精妙,可谓天下琴主!!!”

        自此之后,雷琴之名遍布大唐,音妙绝伦名震天下。

        但雷威却并不满足,他只道一时之名非万世可延续。若想让雷琴芳名永垂,却要更加努力才是。

        从这天起,雷威不分寒暑,皆要去峨眉山中选材,制好琴之后,也坚持在险峻之地合琴,如此十数年。

        这一日雷威又来在山中斫琴,可耗费许久都无法合音,心中烦闷不已,正自犹疑之际,竟从山中走下一老者。

        老者看了看雷威,点头笑道:“你这琴不错,但上半身需缩短一分,琴腹也要更加丰满,另外琴腰东进一分八,在巳日涂漆,戌日上弦,方可合琴。”

        说罢,老者转身离去,片刻之际就没了踪影。

        雷威知道是遇到了仙人,因此慌忙下山按照老者之意改过,果然,所制之琴比起原来大有进步,世人皆称之为“雷公琴”。

        ………………

        小孙儿点点头道:“原来这雷琴竟然有这样的来历,怪不得……那爷爷,这雷琴可有什么名品吗?”

        爷爷笑道:“那自然是有的,出去传世的‘九霄环佩’之外,尚有雷威所造‘松雪’、‘响泉’、‘春雷’、‘忘味’以及‘百纳’几品。又有乃祖所制‘玉涧鸣泉’和‘秋溏’、‘寒云’三品。”

        小孙儿笑道:“忘味?好古怪的名字啊……”

        爷爷端起酒杯慢慢吟道:“峰阳孙技,匠成雅品,一听秋堂,三月忘味……”

        …………

        ……


  https://www.dldwx.cc/xs/55374229/138808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