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锦衣救国 > 第十六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

第十六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


夏慕还不能理解真正的心学的含义,可他见徐阶屡次提起丙辰外察之事,便格外留心。

        依照今年朝政的形式来看,只怕今年的丙辰外察不会好过!

        因为这种对文官的考核之法,历来都分京察、外察两类。

        京察亦称内计,考察对象为在京朝官。

        外察亦称外计,考察对象为地方官吏。

        京察六年一次,在巳、亥两年施行调查,外察却是三年一次,即丑、辰、未、戌这四年施行调查。两者原则上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具疏自陈,委托给内阁大学士裁定,最后交由皇帝决定。

        但在皇帝按照内阁大学士的裁定后,必须再有科道言官纠劾,称之为拾遗。

        只有科道言官纠劾后,被察官吏才会按照罪责以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等八类论处。处分有致仕、降调、冠带闲住、为民等四种。

        可是这种法子却存在大大弊端,若是在洪武、永乐这等政治清明时期,确实是一种提升政治效率的法子。但一旦朝廷中党争不断,考察之法便会沦为各个集团互相攻的途径。

        所谓党同伐异,就是这种意思。

        现在朝堂上严、徐、李三党并存。吏部尚书李默就是想要借助这次丙辰外察攻歼严嵩义子赵文华,进而扳倒严嵩。

        但严嵩的势力何其庞大,李默未必可以斗得过大老虎,这无疑在倭奴泛滥,朝廷危难之时,火上浇油,使党争形势炽烈起来。

        这让夏慕颇为担忧。

        “你们看看这个!”

        此时徐阶从张居正手中接过大烟袋后,深深吸了一口,随后便从厚厚一摞文件中抽出几页。上面记载的正是这两个月地京城关于外察起的风波。

        夏慕回过神来,瞧着上面特意用朱砂红笔勾选出其中的地方,只是这么一瞧,便心惊胆战。

        眼看这丙辰考察还未开始,各党居然就动了起来,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徐阶瞧着两人,假寐半晌,才拉开嗓子,有意考核二人,自顾自说了起来:“去年底的时候,兵科都给事中梁梦龙,上疏弹劾李默‘废法行私。负国失职乞加戒。以清仕路’这背后自然有严嵩的影子,而李默无非就是上章自辩……”

        夏慕闻言知道是徐阶有意考核自己二人,打眼瞧了沉思的张居正,见他似在思索其中的明里暗里,不由得一笑,率先开口:“其实这件事很明显,那梁梦龙只是兵科都给事中,无疑就是严嵩的探路石,好瞧瞧李默的反应,但结果不会掀起大浪。因为严嵩心中清楚,以梁梦龙的地位是不可能撼动来势凶猛地李太宰的。他不过是严嵩用来敲山震虎地棋子……”

        徐阶听得这话,眼中明显露出了惊讶,他没有想到一个小牛犊,居然能一眼看透这件事情的本质,而后又瞧了一眼后知后觉的张居正,眉头间隐隐露出丝担忧。似乎以太岳的心机,并不是光中的对手,但还好他们一个是内阁未来的大臣,一个却是外官,不然他真怕以夏慕现在已经初露峥嵘的实力,太岳未必会坐稳将来的位子!

        夏慕并不知道徐阶起了别样心思,接着自己的话,继续津津有味的分析起来:“可是严嵩这招敲山震虎,敲的却不是李默,而是皇帝这座大山。严嵩无非就是想要提醒皇帝,勿让外察地大计,变成李默党同伐异地工具……而顺便携带着震震李默这只虎,叫他不要太过放肆,他严嵩也不是吃素地。但从结果上来看,严嵩是失败了,因为第二天皇帝便下旨安慰李默‘安心供职副简任’,但对梁梦龙却只说了一句‘轻率进言’亦未加处置……但皇帝的这种有意纵容,似乎很难以让学生理解。”

        徐阶闻言点了点头,含笑不语,心中却是笑了起来:这光中还是太年轻,能分析出这步,却无法看清皇帝的意图,果然还是缺少历练,不由得对夏慕的警惕又松懈起来。

        夏慕却在时时注意徐阶的脸色,他前一刻就发现徐阶脸色紧绷,知道自己言多必失,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知道自己可能太锋芒毕露了,所以故意话说一半留一半。

        而以他后世见惯职场官场的沉浮,怎么能看不出嘉靖皇帝的意图呢?那嘉靖无非就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放纵下属明争暗斗,打得越惨烈他就越高兴,因为威胁他的力量少了,他的位子与威严自然稳固。

        但是夏慕他不说。做事要懂得留下三分力,不要用尽全力,也不要不用力,这才是中庸之道。

        张居正看着老师的批注,也从朝堂动向中推断出了合理的解释,眼中露出自信,并不希望自己被夏慕这个才来的后学末进比下去,急忙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学生之见,李默无非是找到了严党更好、更致命的弱点,所以才会利用外察,而以学生来看,这弱点应该就是半月前赵文华那封‘水陆成功、海晏河清’的东南战功奏疏吧!”

        闻言夏慕神情一凛,暗道张居正果然不可小觑,一言就说中了点子上,但是说起来也算赵文华倒霉,他离开浙江的归京的时候,汪直已死,徐海自杀,福建最大的倭寇确实已经消除,所以他才会上这道疏,为自己请功。可谁知他前脚才回京城,后面便有大批倭寇从内海登陆,加之严世蕃罗龙文的有意为之,倭奴便一发不可收拾,被李默抓到了小辫子。

        徐阶此时却很满意张居正的分析,目光带着一丝老辣:“赵文华返京呈上这道疏,为自己请功,扬言东南倭奴已经熄灭,可实际上东南官兵却屡遭陷败,可见其奏报不实,欺瞒君主,大负圣命!明日大朝,内阁便可以拟道折子,参赵文华以‘上欺诞忠、谎报军情’的罪名,给李默推把火!”

        夏慕听着小心肝一颤,这徐阶可真不嫌事乱,还要“见缝插针”,不过要是能借助这次李默严嵩党争,为自己夏家平冤昭雪的话……想着夏慕便想将怀中账本一同交给徐阶!

        可是他才要拿出账本,蓦然,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将账本给了朱希忠看,想必以朱希忠对皇帝的忠心,锦衣卫定会上报皇帝此事。夏慕可是知道那账本上记载的是赵文华跟胡宗宪‘侵吞军饷、贪污受贿’的事情,这可比赵文华奏报不实的罪名,更能刺激嘉靖帝的心肝儿!

        最后他没想到给党争加了大火的人正是自己!

        到时胡宗宪被查,东南抗倭便会陷入困境,群龙无首,而自己作为拿出证据的人,势必会被三党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那自己的处境岂不是十分危险?

        想着夏慕心头一阵沉重,感觉自己可能做错了事情,忙的闭上眼睛思索起来,他要认真考虑一下,在接下来这场来势汹汹的大潮中,该如何自保!

        如何自保?

        如何自保?

        夏慕反复思考着这四个字,却始终摸不着头脑,他居然无意间陷入了三党争斗的斡旋之中,他几乎可以想到,一旦朱希忠将赵文华私通胡宗宪,侵吞军饷的事情告发嘉靖帝,那他必然成为了李默攻歼严党的工具,而他现在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六品锦衣卫百户,不管这俩神仙谁打赢,遭殃的都是他这个凡人啊!

        而他能将身家性命托付徐阶吗?

        不可能!

        答案是肯定的,徐阶虽然跟叔祖夏言有师生之名,但过去十多年,徐阶都没有为他的恩师平冤昭雪,可见此人是一个懂得隐忍,顾全大局的人,他万万不会为了自己,牺牲眼前多年得来的局势,跟严嵩撕破脸皮斗个你死我活!

        对此夏慕苦笑不已,只能怪他居然太单纯了!

        他以为现在这个世界,正义必然会得到声张,自己得到赵文华侵吞军饷的罪证,就该为国出力,告发这个小人,挽回国家的损失,但他太理想这个时代了!

        这个时代不是官员们老实办事的时代,所谓良知,所谓光明,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什么用处都没有!有的只有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他的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更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他跟奸臣权臣,说这玩意,除了让他们昏昏欲睡外,并没有任何作用。

        在这个剥除丑恶的世界中,他们都为了赤裸裸的利益。

        无论是李默,严嵩还是徐阶,他们要的都是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他们,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

        想通的夏慕忙喝了口茶,掩饰自己的心惊,见徐阶跟张居正没有发现自己的异常,悄悄的又将怀中的账本掩护好,他方才居然想将账本交给徐阶,让徐阶帮他为叔祖平冤昭雪,斗败严嵩。

        现在想想真是可笑!

        夏慕想起了一句话,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

        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

        他要是拿出账本交给徐阶,无意是将自己的性命也交了出去!人是砧板,他是鱼肉!

        而要自保,就要懂得利益最大化,李默、严嵩、徐阶,三党看似很强,但他们都是给别人打工的,最大利益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嘉靖皇帝!

        夏慕心中一念及此便有了计较,他必须将账本交给嘉靖皇帝,他要投靠皇帝这个大老板,只有这样他才能取得生存的权力,而不被徐阶、李默的党争吞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


  https://www.dldwx.cc/xs/55802/2830298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