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有归 >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藏书楼位于牧野书院南北中轴线的北终点,是一片以一、三、五、七奇数为层限的建筑群。其正门延出的广道直通青铜大门,广道两侧古木参天,均匀排列着六对青铜兽像,为十二生肖。其后门有一方修凿出的深潭,引西山寒泉注满,因形似莲叶,故名翠盖池。

        微沫和果果忙碌数日,终于抄完十遍院规。她们在毕方师长那里听完训诫,接着就赶来藏书楼——浅夕从木槿师姐那儿问到些关于“巫”的消息。

        “巫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有归之前,就和我们祖先共居在人间繁衍生息。虽然现在无论是人间还是这里都很难找到巫族的踪迹,但是曾经奔腾不息的江河很难湮灭在时光的洪沙中,总有涓涓细流潺潺不绝,即使大江干涸,也有故道可寻。”

        “我建议你们多找找有归之前的古籍,或者多留意些与我们书院相关的记载。”

        有归之前的古籍——即使只刻有几笔横线的石头那也属于文物。幸而藏书楼里有这些文物的拓本。

        “我没有想过我们居然看不懂?”果果抄着拓本,而后交给伊霂,由伊霂对照古文词典进行译注。

        “而且,没有译本吗?为什么还要我们自己翻译?”

        “译本在这儿。”

        浅夕指了下旁边一摞书册,“我和伊霂之前大致翻过,因各部落古字并不相通,里面的释意杂乱无章,版本甚多。想一想,还是要看一遍原稿。”

        微沫停下笔,揉揉发酸的手腕,“好在这些文物拓本的内容不多,先贤们记事倒是精简。”

        “山也成川,巫也忘源”伊霂写完一篇译注,“你们看看这是什么意思?”

        “这整篇记载的什么?”

        “似乎是有位祖先用这块兽骨刻载了一篇祭文,最后一段的首句就这八个字,再后面都已模糊不清。”

        “什么兽骨?”

        果果刷刷翻到拓本第一页,“出土于‘玉门’的龙骨,距今已有一万五千余年。”

        “‘摇光杓北,巫从趄趄’出土于‘大罗山’的石碑,距今约二万三千余年,从一万四千余年前起,一直被收藏在中土风息城女娲庙。

        ‘癸酉贞,司巫投洛,惊雷雪’出土于‘古洛水’江畔一神殿遗址的金板,距今约二万余年。

        ‘巫失姑射,惶惶背言,溟海之滨,从神从使

        巫失姑射,悚悚弃誓,嵽嵲之麓,从神从侍’

        出土于‘三危’石窟的玉简,距今约一万七千余年。我们看这些古籍上的只言片语,真能寻到巫族的历史吗?”

        “你要不要休息一会儿?”微沫听出果果语气里有些急躁,“我帮你抄写几篇。”

        果果看着微沫,有些丧气地低头,“也不用,我总觉得我们就像是大海捞针。”

        “到明年夏天还有很多时间,我们慢慢搜集,总会摸到脉络,找到答案的。”

        伊霂温声说着,“你先陪我回去好不好?帮我把在阳台上晒太阳的花木搬回花房。”

        果果点了点头。

        她们将资料整理好,收到书楼给学子们准备的书柜里。

        然后果果和伊霂先回去,浅夕则去了旁边的流火厅。

        微沫自己就在附近的书架上随便翻书来看。

        “……如前文猜想正确,有归在诞生之初,实有七洲。那么,第七洲是哪里?为何消失?又失落何处?

        经查阅古籍,吾认为有两地可能是有归的第七洲。其一处,为青丘,另一处,则为无悔(回)之域——为何认为应写作“悔”字,详述见于第五章。

        一闪而过的“青丘”二字让微沫一愣,她连忙翻回细看——

        “先说说吾第一个猜测——青丘。青丘是远古古神‘有涂’后裔聚居之处。《山海经》卷一十九·篇五载:青丘之域,大荒圣境,始于有涂,沿袭十二纪,山水聚气,生狐九尾……”。

        微沫想,有归与人间都有《山海经》,书名相同,内容上却相差颇多。

        “《杂语怪谈》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九尾白狐会停束水,遇守婆,其人语以问,守婆答曰:‘情之所至,可逾奈何’。

        明月乡亦一直传有歌谣:

        诸沃之野,青丘之南。有神明月,暮向伽兮。

        诸沃之野,瑶水之北。有神明月,朝知音兮。

        诸沃之野,堂庭之上。有神明月,祈世善兮。

        ……

        故可以推测,曾经在一段漫长的岁月里,明月乡和青丘可谓是‘比邻而居’。这样遥相呼应的两个神裔部落,为什么一个于有归平静祥和万余年,另一个却不知所踪?

        是否是因为……”

        后面便没有关于青丘的记载了。

        微沫把书一合,打着哈欠,转头望向窗外,昏黄的路灯下,浓密的雨线从黑暗中来又消失在黑暗中,像是断掉的线。

        该回去休息了。

        微沫路过流火厅的时候,看到浅夕正在办借书手续,借的是书籍原件,一整摞竹简用一块防雨的油布包好,外坠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隐雾旧案”。

        微沫便在原地等着浅夕,又顺手取一把书楼准备的油纸伞,一撑开,伞面上画着一丛青竹,衬着冷风冷雨又添冷意。

        许是下雨的原因,路上没有碰到熟识的同窗,她们又都不是主动找话说的性格,自一路沉默的回到寝舍。

        廊房倒是十分热闹,有围坐着一块儿聊天的,也有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的,那边三五个聚在一起做手工,这边二四个对坐着下棋……一整排长长的廊房,对外朝里,左右互通的移门皆开着,来来往往,像一场小集会。

        微沫和浅夕都没有要停留的意思。微沫暂时收拢油纸伞,和浅夕一前一后穿堂而过。

        从一楼到三楼,每盏灯都亮着。门前的石阶上,一片梯形的烛光,金光粼粼,是石凹里反射出的水光。

        微沫把伞放在檐下晾着。

        客厅里,果果坐在靠近厨房的摇椅上,身上盖了一张薄毯,旁边的竹扎小桌上,一碟糕点,一杯热茶,热气腾腾,让她看起来十分惬意。

        “伊霂呢?怎么把灯都点上了?”

        “霂霂说,雨中灯火别有一番意境。”果果捧着热茶喝一口,“她在三楼花房。炉上炖着生姜秋梨汤,还煮了酸枣仁茶,你们可以吃些夜宵。”

        “知道了。”浅夕微微颔首,转身背着竹简回二楼卧室。

        果果瞧着浅夕的背影转过楼梯拐角,立即从摇椅里蹿起来,拉着微沫悄悄问她,“她借了书籍原件?”

        “是,《隐雾旧案》竹简版。”

        “隐雾旧案?这么久远的案子,凶手估计都得化土了,她看这个干嘛?”

        “不知道。”微沫转身去厨房给自己倒了杯热茶,出来就见果果还在那儿苦个脸琢磨。

        “你要真好奇,直接去问她?”

        果果听完话直摇头,“你去?”

        微沫抿着嘴,亦是摇了摇头。

        果果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一起研究研究?”

        微沫点点头,指了指书房,“隔音好。”

        果果回以极为赞同的眼神。

        她们两个商量好了,正要端着点心和热茶去书房,突然平地起惊雷,“轰——”的一声,像是山崩炸在了耳边,果果心一慌,手一滑,茶杯掉在地上摔成碎片。

        微沫迅速拉过她,躲开飞溅的热水。

        紧接着,电闪雷鸣,斜风细雨瞬间转成狂风暴雨。

        辨不清哪个方向,遥遥传来一句喊声,“东山,应龙和螣蛇打起来了……”

        果果立即回过神来,拉着微沫往楼梯跑,没有两步,又转身往门外跑,过了廊下继续朝院里去。

        风急雨劲,微沫忍不住要退回檐下。

        谁知果果急起来,力气不小,抓住微沫的手腕,脚下一点,飞腾而起,掠过廊檐,飘落在三楼阳台上。

        伊霂平日里系在手腕上的避水珠,此时悬停半空,珠面光纹流转,向四周扩散,拦风阻雨,已在阳台上筑起一层无形的结界。

        从画室里旋转飞出的脚凳,被浅夕用脚尖一勾,就稳稳滑停在东边的护栏下,一排四个,整整齐齐。

        她们各自占个脚凳,举目望去,泼天雨幕,山廓连绵,隐约不见全貌。一道道刺眼的闪电自天际劈落,像是天空被神树枝干撑出了裂缝,泄出的光照亮了山顶上对峙的两道巨影,一如拉长的“十”字,一如扁平的“之”字。

        晚来的雷声里,天地间无数淡弱的光芒,在她们眼底汇聚,映出螣蛇弹起的弓影——


  https://www.dldwx.cc/xs/57288491/160442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