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重生在小学开学第一天 > 第59章 学古筝

第59章 学古筝


  开学摸底考试

  十天后,筱芫摸着刚刚搬到店面二楼的钢琴,开心地弹了一首《小狗圆舞曲》,旁边充当观众的老爸老妈还有大姐二哥听完,连连鼓掌。

  二哥一边鼓掌一边嘻嘻哈哈地对她说:“不错嘛,还挺像模像样的。那现在开始进入点歌时间!卡农,我在电视剧里看到的,你会吗?弹来听听呗。”

  大姐也期待地看向她。老爸老妈不懂什么卡农,但却对她有着谜之信心,认定她一定会:“大弟问的多余了,你们细妹肯定会啊,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要不是她钢琴学得特别好,让老师很喜欢,兴趣班老师为什么要建议筱芫买钢琴,还推荐了这么便宜又高档的钢琴?”

  筱芫咳咳了两声,不好意思地跟老爸老妈解释道:“爸、妈,我会是会。不过这个,我只会兴趣班老师教过的一个简单版本,乔治温斯顿的C大调卡农以我的水平还不行。”

  “哎,那不都一样吗?反正都是那个名字的曲子!”老爸老妈摆摆手,满不在乎地这么表示道。

  于是,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她将双手再次放到琴键上,慢慢弹奏起这首蕴含着淡淡伤感、让人总会忍不住跟着它一起回忆过往时光的知名钢琴曲。

  脑海中重生前后的记忆不停交叉变幻,尽管重生后她没有像上辈子幻想时那样,成为叱咤风云的主角,但是……她希冀的,想要改变的,想要实现的,都已经实现、或者正在慢慢实现,这样也很好,对吧?

  筱芫看向旁边坐着的老爸老妈,还有大姐二哥细弟,大家脸上都带着发自内心的开心的笑容,老爸老妈的头发还没有早早变白,大姐的姿态越来越自信,二哥没有因为三餐吃不好早早得胃病,细弟也不再是上辈子让老爸总要拿衣架教训的问题孩子。                        

                            

  房子车子都有了,还有一栋楼,以及这里的铺面,老妈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做自己喜欢的事,老爸也不再像是上辈子那样傻乎乎地愚孝。

  只要之后那些意外能尽量避免,这样美好的生活,一定可以长长久久地继续下去!她越想心里越坚定,弹出的琴声也不知不觉换了基调,变得明快起来。

  一曲结束,筱芫闭上眼舒缓了一下内心的情绪,睁开眼的时候,便听到老爸老妈不住的夸赞声和大姐二哥细弟的热烈鼓掌声。

  “真好听啊,不愧是我妹,就是这么厉害!这是你说的简单版吗?我觉得跟那什么斯顿的版本也没差什么啊,听得我都没忍住想起了,咱们以前一家人挤在小出租屋那会的日子了。”二哥对她竖起大拇指猛夸道。

  老妈也说:“可不是吗,不知道怎么回事,听着细妹弹的曲,我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你们外公都会把鸡腿鸡翅先切下来给我吃;还有那会去放牛时,你们外婆会装一小兜子炒米糖,让我拿着吃。哎,可惜现在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去,不能陪着他们照顾他们。”

  老爸和大姐没说,但是脸上的表情显然都是对老妈、二哥说的话的赞同。唯有细弟,大概没听出什么来,看着有点犯困迷糊。

  听到他们这么说,筱芫心里充满了满足感,毕竟演奏音乐的情绪能被感知,是对一位演奏者最好的赞美。

  她笑着一边起身走到细弟面前揉了揉他的头发,一边对老妈说:“那我们以后放假的时候,就多回去看看外婆外公吧?反正是自己家里的店,几天不开也没关系。”

  “细姐你不要碰我的头啦!我同学说老是被摸头,以后会长不高的!”细弟气鼓鼓地推开她的手,抗议道。                        

                            

  老妈含笑看着他们姐弟笑闹,想了一会还是摇头拒绝了她的提议:“算了,你们姐弟放假除了学习做作业,还要上兴趣班,哪有那么多空闲。店里也得有人顾着,要做生意、想赚钱,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不成。”

  “那以后过年回去,咱们在外婆外公那多留几天吧?”筱芫问着,看向老爸,“老爸你说呢?过完年咱们再回来啊。”

  老爸或许是想到了爷爷奶奶那边,猛皱了下眉,从手边的烟盒拿出一根烟,放到嘴边又放下,叹了口气道:“你们想要在哪过年就在哪过吧,不过大过年的在外家过年,不会让人说闲话吗?还是平时上去吧,你妈什么时候想上去看你们外公外婆,不也随时都能去吗?店的事不急。”

  大概老妈也是知道老爸好面子,而且他们也有几年过年过节没和爷爷奶奶那边走动了,所以她没有因为老爸不情愿在外家过年生气,只是点点头,同意了平时回去看望外婆外公的建议。

  买完钢琴后,这段时间筱芫加大了练习钢琴的时间,并且跟老师报名了钢琴考级。

  她准备在考到业余钢琴十级之后,就把钢琴课换成古筝课。虽然现在学古筝有点晚,但是对于纯粹只是因为兴趣,没有想取得什么成就的她而言,什么时候都不算晚,能学到多少是多少。

  很快,在她的小辅导班快要结束前,筱芫成功从老师那领到了新的钢琴业余等级证书,从钢琴兴趣班“毕业”,无缝开始了古筝课的学习。

  不少听说她学完钢琴又开始学古筝的兴趣班同学,都觉得她是怪人,因为这个时候会来学兴趣班的,很多都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自己都不知道喜不喜欢,甚至因为被家里逼着学,还有点逆反情绪,一点都不想学。                        

                            

  有个她以前同个钢琴课兴趣班的同学这么问她:“你不觉得累吗?而且学这些特别枯燥,一坐下来练,就得练几个钟头。”

  “大概是因为我是自己想学吧?而且我没有想过要学到专业级别、取得什么成就之类的,我爸妈也没要求过。所以学起来只觉得很有趣,从来不觉得累,也不觉得枯燥。”筱芫想了想解释道,然后向她提出建议,“你可以试试去找到学钢琴的乐趣所在,或者把练习的时间改成少时多段的模式,不要一次练太长时间,说不定会好一点?”

  “那我试试看吧。唉,真羡慕你!”那个同学欣羡地看了她一眼,闷闷地走回了钢琴课的教室。

  筱芫笑了笑,摸着面前的古筝,深吸一口气,回忆着老师上课讲的,轻轻拨动琴弦,仔细听声音。

  在暑假即将结束前,筱芫跟着老爸老妈去市一中报名入学,并领回了一沓写了各项开学须知的通知以及需要填写的表格,看到通知里说,市一中有午宿生和住宿生,以及完全不留宿的走读生。

  不过住宿生只限家离得远的学生,家离得近的学生是不能报名的,最多只能报午宿生。而午宿生要交的住宿费是住宿生的一半。

  同时,所有学生在每学年开学初都需要交餐费,餐费钱和住宿费一样,按照住宿生、午宿生到走读生从多到少;每学期末再进行多退少补,完全没在学校用餐的走读生,学期末可以领会自己交的餐费。

  看到这个,筱芫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感觉还是继续走读好,反正家里离市一中那么近,中午回来吃饭午休一点不麻烦。老爸老妈也都这个意思,于是住宿问题便直接被pass了。                        

                            

  “你们开学之后要先考试啊,考完试再进行分班,最后定下的班级才是你们这一学年的真正班级。”大姐看完市一中的开学须知,惊讶地说道,“大弟你们那会也是这样吗?我转学过去的,都不知道。”

  二哥不假思索地点头,有点吐槽意味地抱怨道:“是啊,我那时还以为考进去,定下的班级就是以后的班了,还和前后左右的同学都交换了姓名和q`q,准备之后建班群了。没想到还要再考一次,之前加的同学都没在同一个班。”

  对这个筱芫接受良好,上辈子她读的只是普通高中,都有类似这样的开学考试,重点中学有并不奇怪。

  反正只要她好好学习复习,这次开学摸底考不会是什么问题。想到再过几天就能和大姐二哥一起在市一中上学了,筱芫的心里隐隐有些兴奋和激动。

  “细妹,你的头发要不要去修剪一下啊,好像有点长了。”大姐摸了下她的发梢,问道。

  筱芫捋了捋头发,考虑了一会,摇摇头:“先不剪吧,反正还不算长,都扎不了。等再长一点,我就去剪短。”

  大姐赞同道:“那也好,其实留长了也可以,细妹你头型好看,留长留短都会好看的。”

  讨论完有关市一中开学须知的问题,筱芫把需要填写的表格按自己意愿打了勾或叉,接着收好,准备开学后拿回去交。

  之后到开学的前几天,她都在认真地复习之前整理出来的小学初中学习资料,把学习新知识的进度暂时放缓,想等开学摸底考过了再继续。

  在开学前两天的晚上,他们一家边吃晚饭边看新闻的时候,突然听到新闻里传来了一阵激动的解说声:“……他创造了历史!”                        

                            

  筱芫他们顿时好奇地转过头,正好看到那位被称为“黄色闪电”的跨栏飞人披着国旗在兴奋地向绕圈跑。

  “12秒91!这是中国乃至亚洲人首次在田径项目中夺得金牌……”新闻里,主持人还在说着,筱芫听到老爸老妈还有二哥已经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国家的运动员真厉害啊!看起来还好年轻的一小伙啊!他爸妈肯定要高兴得睡不着觉了!多大的荣誉啊!”老爸看着新闻,满脸赞叹羡慕道。

  二哥接话道:“那肯定啊,这个可不只是咱们国家高兴,估计全亚洲都轰动了,以前这种田径比赛,可都是黑人的天下,咱们黄种人完全没法和他们玩。这哥们可太厉害了,他打破了这种隐形的垄断!”

  老妈的关注点却有点偏:“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肯定还没结婚吧?诶,这小伙多大了来着,刚才新闻说了吗?”

  “说了,好像是21岁吧?”大姐想了想,回答道。

  听着老爸老妈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筱芫却想到了后来首城奥运会之后的某些不理智言论,心里有些感慨。舆论能把一个人高高捧起,也能把人狠狠摔下,太多的关注,有时候也未必是件好事啊。

  不过,说起来,出了这么一个大热点,开学摸底考的英语或者语文的阅读题、作文题,是不是很有可能考这个啊?她想起上辈子这个时候电视报纸都在铺天盖地地热议这件事,平时的练习、那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都紧密地围绕着这个热点在出题,甚至数学应用题都有相关的。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的筱芫,立刻开始考虑如果作文题是和跨栏飞人相关的,她应该怎么写;而如果是阅读题,有可能会从哪些方面出题。                        

                            

  思索间,她瞥了一眼新闻,里头还在说奥运的事,正好说到了奥运会闭幕式的“首城八分钟”,电视机里传来国人十分熟悉的歌声——“好一朵茉莉花……”。

  正想着作文题什么的筱芫,条件反射性地认为这个也可能会成为作文题或者阅读题,立刻开始发散思维;直到老妈喊她,她才反应过来,再看电视,惊讶地发现新闻不知什么时候都结束了。

  “你在发什么呆啊?突然就呆在那什么都不说,我们喊你几次,你都没反应。”二哥嬉笑地问她,“不会真是学傻了吧?”

  这次没等筱芫反驳,老妈先拍了一下二哥:“说什么呢!不要总是说细妹学傻了,说多了也不好的知道不知道?!”

  “好嘛好嘛,我知道了,这不是开玩笑么……”二哥捂着被老妈拍了一下的手臂,小声嘀咕着;被老妈一瞪,才赶紧收声。

  筱芫对着二哥得意地眨眨眼,然后才对老爸老妈解释道:“我刚才是在想,后边开学摸底考会不会考这个,因为按照以前做的那些题来看,老师们都喜欢跟紧热点出题。尤其是阅读题和作文题。所以就在想,如果出的真是和这个有关的题,要怎么做怎么写才好,一时想得有点出神。”

  “细妹不用紧张的,你成绩那么好,开学考肯定没问题。”大姐或许以为她这样是出于紧张担心开学的摸底考,便这么安慰她道。

  虽然她只是做多了题目的一种习惯,并不是出于担心紧张,但筱芫还是对大姐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几天时间转瞬而过,很快便到了开学这天,筱芫和大姐二哥一起早早到了学校,在公告栏上找到自己的临时分班,然后循着提示,一路找到了自己临时的班级。                        

                            

  不知为何,她心里有种重生后第一天上学时的那个感觉,有点复杂,又有点忐忑期待。

  或许她是来得比较早,教室里还没有多少人,筱芫在门口贴着的纸上,再次确定了自己确实是在这个班,才安心地走进教室,随便找了个空座位坐下。

  她上辈子上中学的时候,曾经因为视力不好没戴眼镜跑错班。在别的班坐了整节班会课,直到后来老师点名,发现点完名了都没念到自己的名字,她去问老师,才知道自己走错了教室。

  当时都要下去进行开学仪式了,她却还要重新找到自己的班,最后下去参加开学仪式的时候,全校师生都看着她。她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在众目睽睽之下,搬着椅子走到自己真正的班上。

  这样的社死情况,这辈子筱芫是绝对不想再体验一次了;所以刚刚她才会那么谨慎地,几次三番地确定自己的名字在不在本班的名单上。

  其他同学也陆陆续续地到了,整个班很快热闹起来,所有座位都坐了人。他们的临时班主任也很快出现在教室,只见他站在讲台上,先说了诸如欢迎同学们入学,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套话,然后简单地说明他只是临时班主任,之后能不能还当他们的班主任,要看缘分。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同学间彼此还陌生不熟悉的氛围在这笑声中消散了不少。

  “那我们接下来先进行点名,念到名字的同学记得答到。点完名,咱们下去参加开学仪式。等回来之后,我再和大家说说开学摸底考是怎么安排的。”临时班主任说完,翻开手里的名册,开始一个接一个点名。                        

                            

  这回老师点到了筱芫的名字,她轻快地回了到,心里总算完全安定下来。

  点完名,他们搬着各自的椅子,在临时班主任的要求下排成三列,跟在前面班级的后边,走到了楼下正对着升旗台的大操场。

  接下来的开学仪式也没什么特别的,似乎所有的校长讲话都是差不多的模板,市一中也没有例外;不过市一中校长的发言有的地方还挺好笑的,大家忍不住发出阵阵笑声。

  校长、教导主任讲话之后,是他们这一年级的学生代表讲话,听说是这次小升初第一名入学的学生。筱芫他们班离得有点远,所以她没能看清那个女生长什么模样,但是却记住了女生的声音,觉得很好听。

  开学仪式结束后,他们又按照下来时的队伍,搬着椅子回到教室,等他们坐好,临时班主任便开始说起考试的事。

  “下午不上课,明天开始考试,上午语文数学,下午英语。英语考试需要用到听力耳机,这个大家都有吧?要是没有耳机的同学,记得自己去买一个。并且答题需要用2b铅笔,没有的同学也记得要去买。”

  说完,他刻意停顿了下,确定没有人有疑问,才接着说道,“分班结果会在考完试第二天,贴在进校门后的公告栏上,就是你们今天看临时分班的那个位置。然后,这个本来不是应该由我说的,不过先说给你们知道也没关系。分完班后,你们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这是从你们这一届才开始的,如果有身体情况不能进行军训锻炼的,记得提前和你们家长说,去医院开证明来学校请假。”

  “居然还要军训?”“怎么这么倒霉啊?以前都不用,怎么轮到我们就要了?”“不想军训可以申请不参加吗?”“军训要穿校服还是有军训服啊?”                        

                            

  临时班主任的话一出,整个教室顿时喧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吐槽着这个军训。

  但是对于大家的疑问和抗议,临时班主任什么都没有说,只在确定他们都记住了考试的注意事项后,便让他们可以先回去了。

  筱芫没想到居然不是今天就开始考试,还要明天,而且分班完之后竟然还要军训,没试过这种开学安排的她满脸疑惑地走出了校门。

  通常来说,学校的上课时间都是固定的,如果迟上课,后边肯定会晚放假,把缺的课补回去。如果要军训,学校肯定是会提前开学,等学生军训完,正好正式上课;像她上辈子的高中,就是提前一周多开学,进行军训。

  难不成市一中这次军训是临时决定的?不然怎么会弄得这么仓促。这么一算,他们这一届初一,看起来得比大姐二哥他们的初二初三级迟放假一个多星期啊。

  不过这些她想了也没用,学校决定的事,作为学生没办法改变。还是先去把老师说英语考试要用的听力耳机买回来吧。2b铅笔她有,可以不用买。听力耳机大姐二哥都有,临时借用到也不是不行,但是之后他们三姐弟考试说不定都是一起的,她还是得有自己的耳机比较好。

  于是,筱芫这么想着,便转进了市一中附近的文具店,顺便看看有没有其他需要买的东西。

  一进文具店,她就看到了听力耳机,看着款式都不太一样,她挨个拿下来研究一番,然后才选择了款式看着最轻巧的那个耳机,又拿了一盒黑色水笔芯、两只红色水笔,到前台结账。要结账的时候,她忽然留意到前台边的小书架上有自己投稿发表的最新小说杂志,不由拿起来看了一下。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小天使们~(づ ̄  3 ̄)づ晚安,好梦~


  https://www.dldwx.cc/xs/87624786/160668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