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汴京第一酒楼 > 第81章 一座城,两处七夕

第81章 一座城,两处七夕


既然遇上了老熟人,自然要好好打个招呼方不为失礼。于是沈于归规规矩矩先行了礼:“郎君万福。”

        方晏如笑看着眼前这个不论自己去哪儿似乎都能碰上的小娘子,心中也是哭笑不得。若说不是巧合,可这的确又是巧合;若说是巧合,可这么多次,未免也太过于巧合了。

        正想着,见沈于归同自己打招呼了,于是亦回礼道:“沈娘子近日可好?”

        “托郎君的福,奴家近日一切皆好。”

        方晏如点了点头,又突然想起什么事来,道:“娘子今日这是出来赏灯?”

        沈于归点头道:“正是,方才带食肆里的小丫头们出来街上逛一逛,买了些东西,可谁知方才于大相国寺,同阿黎走散了。奴家本想带着东西回食肆等阿黎,却不想半路遇上贼盗,抢了奴家的东西,还撞了人,这才引发今日的这场闹剧。多亏郎君相助,不然奴家便要蒙冤了。”

        方晏如笑看着扮猪吃老虎的沈于归:“娘子被人讹诈时依旧面不改色、思路清晰,知道向官府寻求帮助,今日娘子的困局乃是娘子自己所解,与小生并没有什么关系,故而也不必言谢小生。”

        方才自己所说本就是客气话,既然已被方晏如点破,沈于归也不好多言什么,只是淡淡点头。

        方晏如却手指了指道旁的一处小茶摊,做了个“请”的手势,沈于归没看明白他的意思,倒是一愣。

        方晏如率先走向小茶摊落座:“沈娘子不是说自己的包袱被贼盗所抢吗?怎么,沈娘子不准备领回自己的包袱了?不是说这包袱里还有娘子给那些小娘子所买的礼物吗?”

        沈于归想着一炷香前便已经逃得无影无踪的贼盗,十分惊讶:“方郎君,那贼盗从那边小路出来,一炷香前便已经在这条马行街上混入人潮找寻不见了,方才奴家又被拖延住了,如今可还怎么去找那贼盗?”

        却见方晏如一脸胸有成竹的模样,只是稳稳当当坐在摊位上,招呼茶摊摊主泡壶散茶来:“这一壶散茶还未饮尽,那贼盗必来娘子跟前谢罪。”

        对于方晏如的这句话,沈于归自然是半信半疑。虽说他确实是开封府府尹,只是府尹却也不是警犬,能从什么可追寻的蛛丝马迹处便能跟踪贼人?

        如今贼人已逃了这么久了,沈于归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方晏如该如何让那贼盗乖乖来自己面前谢罪。

        不过既然开封府府尹都如此胸有成竹了,自己便更不用担心——反正最后就算要丢脸,丢的也不是自己的脸。于是沈于归便跟着方晏如坐在茶摊边上,开始安心喝自己的茶来。

        这茶摊原本只是路边临时搭的一个小茶摊罢了,供路人歇脚与解渴,一切简陋,所卖的茶,口味自然也算不得什么好茶,不过是堪堪可以入口解渴罢了。

        沈于归一杯茶还未饮尽,便远远看见几个官兵押着一个拎着包袱的年轻人朝这边走来。沈于归站起来,仔细辨认,那衣服确实是方才抢了自己包袱的年轻人没错!

        那几个官兵将那贼盗带过来,一脚踹上他的膝盖,那贼盗直接跪倒在地。沈于归见他似乎还想挣扎,却三两下被官兵制服住了。

        一个官兵手中还提着方才自己的包袱,沈于归接过,道了谢,打开自己的包袱清点,发现确实全是自己方才所买的东西,一样不少,全在这了。

        清点了包袱中的物品,确认没有遗漏,沈于归才重新收拾好包袱,向方晏如道了谢。那贼盗已经被官兵带回了府衙,对于自己的包袱还能重新找回来,沈于归可谓是喜出望外。

        沈于归正整理着包袱,突然听见方晏如的关心:“沈娘子的东西可少了不曾?”

        沈于归忙道:“这东西都是齐全的,一样也没少。今日此事多谢大人了,若是大人日后需要奴家做什么,但凡是奴家力所能及的,奴家定在所不辞!”

        方晏如端起小茶盅,哑然失笑道:“不敢让娘子做什么,只求娘子不要再给小生派活就好。”

        沈于归知道这话说的便是前段时间自己让方晏如帮忙找房屋铺舍的事情,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遂想扯个话题缓解一下尴尬:“不知郎君是如何做到能将这贼盗抓捕回来的?郎君如何提前知道此处有贼盗,还特意带人来守着?”

        方晏如道:“小生并不提前知晓此处今夜会有贼盗啊。”

        沈于归看看守在四周脸色坚毅如磐石一般的官兵:“那这是?”

        方晏如道:“不过是照例带人出来各处巡查罢了。”

        “巡查?”

        方晏如点头:“每逢佳节,城中居民倾城出动,每年汴京城中自然都有偷窃抢劫之事发生,故而小生每逢节下皆要亲自带着人全城四处巡查。一来有官府各处巡查,也能给那些贼盗些心理威慑,再者,若是城中真出了什么事,小生也好及时赶往现场解决。”

        沈于归疑惑道:“可是郎君身边人手终究不够,若是郎君在城南,而城北出事,郎君又如何呢?”

        方晏如朝着城中三步一设的望火楼努了努嘴:“府衙中人便用这望火楼传递消息,一处点火,全城皆能望见,懂的人看见消息便自然知道该往何处去了。”

        沈于归这才明白,原来便是如此传递消息的。眼见面前散茶也快喝完了,沈于归心中还是惦念着走失的阿黎,于是趁着方晏如起身的空当,顺势便要告辞。

        “沈娘子请慢!”

        沈于归留了步,不知所以地看着方晏如,不知还有何事。

        方晏如道:“既然今日有幸偶遇娘子,也算是一种缘分。今日是七夕,月光皎洁,牵牛织女鹊桥相会,不知小生是否有幸陪着娘子城中一游呢?”

        沈于归心中担心他的公务:“郎君不接着全城巡查了吗?”

        方晏如道:“小生陪着娘子城中一游,不也算做是城中巡查吗?”

        沈于归这下无话可说。不过人家如今已经帮了自己,若是再婉拒,确实也不大好,再加上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确实也很愿意的……至于阿黎,阿黎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能找到回食肆的路的……

        既然如此,沈于归自然欣然同意。于是方晏如让人提前将沈于归的包袱安安全全送回沈记食肆去,没了包袱,身边又有了男人,沈于归自然乐得自在。

        二人从马行街一直向南,很快又走回到了沿汴河的主街,街上同方才并无差别,依旧是人声鼎沸游人如织。

        在众多的彩灯喧闹声中,方晏如不留痕迹地换到外侧,默默替沈于归挡过汹涌的人潮。

        沈于归的兴致亦十分高昂,看着路边的小摊流连忘返,似是八百年没见过新鲜小玩意儿似的。

        沈于归此时才算真正放松下来,自己在沈记食肆里从来充当的都是长辈一般的角色,是食肆里的主心骨,不敢在那些小丫头们面前露出自己这样孩子气的一面。可是,在方晏如跟前,自己不用再伪装坚强与成熟,只用露出最真实的自己就可以。

        方晏如跟在沈于归身后,看见她对于一样东西爱不释手,却并不直接问她,只是趁她的注意力又被下一件东西吸引走时默默买下上一件,乐此不疲。

        沈于归在前面蹦蹦跳跳的,活像是个被宠坏的无忧无虑的小娘子。方晏如则在后头大包小包地跟着,不敢分神,似是生怕一个分神,自己的小娘子就会被拐跑一般。

        不知不觉,二人又走回到了汴河边,沈于归往河中看去,便惊喜得叫出声来:“呀!郎君你看,河中好多河灯!”

        方晏如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本应是漆黑无光的汴河方向如今却是星星点点,街边有灯照出河边模糊的轮廓,那是许多娘子皆在河边放河灯。

        长长的汴河河岸皆为这些娘子所占,这些娘子蹲在河边,将手中那盏方才千挑万选的心仪河灯缓缓放入水中。这些娘子们放灯的动作美丽又虔诚,如同放走了自己年少时的繁华绮梦一般。

        在这些娘子身周围绕着的,还有许多的男子,不知是兄长还是恋人,此时的他们一个一个就像保镖一样,保护着自己的妹妹,或是自己的心上人。

        对于汴京城的娘子们来说,放河灯既是一种仪式,亦有许多讲究。当娘子们挑选了最为心仪的河灯之后,就可以把自己心中的愿望写在这个河灯上面,或是将自己的随身携带之物如香包、玉佩等放在河灯之上,并将河灯轻轻放入河里,以祈求自己生活顺遂、心想事成。

        为了自己的心愿能够早日实现,许多娘子还会依依不舍地跟随着河灯一起向前走几步,或者是用手划一划水。

        伴随着河水的流逝,这些河灯陆陆续续的也就朝下流走了,逐渐越来越远。

        在不经意间,河灯皆聚拢在一处,再也分不清谁是谁的,只是能遥遥看见河水带着满河的河灯连同这些娘子们的美好愿望,越来越远,直到最后,彻底消失在娘子们的视线中。

        沈于归不禁慨然,这些娘子又何尝不知,此情此景此举皆是虚无缥缈的心里寄托呢?即使放了河灯远去,生活依旧是要自己用心经营的。

        只是,在放河灯的这一瞬间,看着河灯越飘越远,无数娘子们心中的祈祷与期盼,皆顺着河灯一起飘了下去,这也算是保有的生活中那一份遥不可及的理想吧!

        其实在完成了这个环节之后,乞巧节这一夜的所有活动,便已经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娘子们纷纷上了自家的马车回府,期待着下一个节日的到来。

        “沈娘子请。”沈于归正感慨着,突然听见身边方晏如的声音。

        回头一看,不知何时,方晏如本空空如也的手上已是大包小包,即便如此,他还能抽出空来,手里拎两只河灯。

        两只河灯皆是当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莲花形状,莲花河灯的正中竖着一支燃烧的蜡烛。沈于归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忙摆手道:“多谢郎君美意,奴家便罢了吧,都多大了,还玩这个……”

        方晏如却不同意:“今夜是七夕,娘子即便乐一乐也是无妨的。”

        沈于归还想拒绝,方晏如却坚持要沈于归拿着,无法,沈于归只得接了。当下再无笔墨纸砚书写愿望,于是沈于归便干脆蹲在河边,将莲花河灯放于跟前,双手虔诚合十,许下自己的愿望,将河灯放入河中,看着它顺流飘走。

        回头看时,却见方晏如亦蹲在自己身边,同样许了愿放了河灯。二人皆站起来收拾好东西,一同往岸上大街走去。

        “不知方才沈娘子许了什么心愿?”

        沈于归笑道:“心愿心愿,只能放在心中的,说出来就不灵了!”

        方晏如笑:“好,那小生便也不问了。不论娘子所许的愿望是什么,小生只愿自己的愿望同娘子的愿望,皆能实现。”

        沈于归看着方晏如,笑而不语。

        自己方才或许有些贪心,一口气许了三个心愿,若是这三个心愿皆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便算是完满了。

        “民女沈于归,一愿天下海晏河清,万世太平。”

        “二愿事业有成,终有一日自己的酒楼产业享誉汴京。”

        “三愿日后能得嫁方郎,夫妇和乐,白首偕老,永不离弃。”

        ·

        汴河大道上,阿黎手中亦是大包小包,身边是方才与沈于归走失时恰巧偶遇的宋盈。宋盈见阿黎走失,便说带她全城各处逛一逛玩一玩,等晚间了再送她回去。

        二人这边也是相谈甚欢,十分和谐。阿黎偶然一瞅河边,看见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

        “怎么了?”宋盈发现了她的不对劲,低声询问道。

        阿黎努力看着那个模糊的身影,有些不敢认,只是犹豫道:“奴家看那个身影,似是有些像沈姊姊……只是那边灯光太暗,认不清楚……”

        宋盈也帮忙跟着看去,半晌方道:“那娘子旁边的那位郎君,可是同她一起的么……”

        阿黎道:“似是有些像方郎君的身形……既然如此,咱们也不便打扰他们,阿盈,不如咱们再去前面逛逛?”

        “好。都听娘子的。”


  https://www.dldwx.cc/xs/44896929/111517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