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汴京第一酒楼 > 第69章 槐叶冷淘配青梅茶饮

第69章 槐叶冷淘配青梅茶饮


过了端阳入了夏,沈于归便命人将挂在食肆里适合冬日里吃的烫口吃食的水牌换了下来。如今天热,一日中也不大有人来吃这些了,是时候换些清凉消暑的吃食来过夏了。

        沈于归正想着做些什么好,门口阿竹阿桃两个人四只手皆提着装得满满的布袋子,是沈于归早晨打发她们去采买的菜蔬、瓜果、佐料等物。

        这俩丫头还没进门,坐在食肆里的沈于归便能听见叽叽喳喳声由远及近。凝神一听,原来是在说五味巷的胡老板家出了新油的事。

        沈于归一边帮忙接过大布袋子,一边好奇道:“什么新油?”

        阿竹道:“胡老板说这新油有个新奇名字,叫什么……菜籽油,说是用莱菔子同芸苔混起来所榨得的油。”

        阿桃在一旁补充道:“不错不错,胡老板还说,他家昨儿炸鹌鹑馉饳儿吃,用这菜籽油倒比平日里的胡麻油要强,炸出来的反而更好吃!”

        沈于归从布袋子里拿出一个漆黑的陶罐,上头盖子封得严实,外头又包一层红纸,用棉线仔细捆着,红纸上头写着“菜籽油”三个字。

        沈于归揭开盖子闻了闻,这才是正经炒菜煎炸所用的油。原来的胡麻油却是后世的香油,用于提香凉拌,只是原先汴京城中一直只有胡麻油这一种可卖,除了将就着用,自己也没有别的办法。

        胡麻油炒菜对于火候的要求极高,稍不留意便能炒糊了,故而沈于归平日也不大愿意用炒制的方法来烹饪。如今有了菜籽油,可就方便多了!

        沈于归点头:“好,你们把这些都搬到厨房里去吧。”

        沈于归各处找了一圈,却也没见到阿黎,正欲发问,却见阿黎吃力地背着一大袋子不知什么东西从外头进来。

        阿黎进来就笑:“沈姊姊,方才奴家出去泼水的时候,街尾的崔大娘说她家男人刚进的准备在城中卖的几船青梅,多了卖不了也是浪费,便装了些让奴家带回来,说是给咱们也尝个鲜儿!”

        住在街尾的崔大娘,她家男人似是在江南那边做着果子生意。不论一年四季,江南结了时令果子而汴京却无的,便从那边用船走水路运了汴京城来,由崔大娘在城中卖去。

        崔大娘是个极好的人,平日里对着街坊邻居皆是笑呵呵的,看沈于归又是一介孤女,独自支撑食肆谋生,便又对沈于归格外偏爱些,每次进了新果子或多或少都会送来些。

        沈于归自然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每次做了新鲜吃食也给崔大娘送去一份尝尝,或是崔大娘去码头提货顾不上吃饭时,也热情招呼大娘来食肆里吃饭,因平日里念着她的好,也从不提收钱的事。

        这沉甸甸的一袋子也是崔大娘的一片心意,拒了也不好,沈于归笑眯眯收了,倒问阿黎:“可与崔大娘道谢不曾?”

        阿黎道:“沈姊姊,奴家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了,怎么会不懂礼数?自然是有好好道谢的!”

        沈于归才发现,阿黎跟着自己也快半年了,刚来时人也憔悴,如今在食肆里每日吃好喝好,当下又正是这小丫头的青春期,身高着实如同春日里的竹笋一般蹭蹭猛涨,脸面也长开了,若是许久未见的人如今见到了阿黎,定要惊呼变化好大。

        阿黎的成熟不光从身体上反映出来,今日她这句话,也让沈于归心中没来由地一暖,确实也懂事了,是个大姑娘了。

        沈于归笑道:“好,姊姊知道阿黎是最乖巧懂事的,倒是姊姊小看阿黎了。”

        阿黎哼哧哼哧将一袋子青梅小心翼翼在食肆里一个角落里放好,又想起了什么:“姊姊,方才奴家走的时候还听见崔大娘一个人小声嘀咕说,今年的青梅不大好卖呢,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往年卖与的那些酒楼今年竟不约而同地压价。姊姊,若是咱们能帮帮崔大娘,咱们便帮一帮吧,崔大娘人又好,一个人在汴京城中住着,也挺可怜的。”

        沈于归点头,自己本来亦有此心,只是……若是别的果子倒还罢了,这青梅……毕竟口感酸涩,也难怪不大好卖了。

        沈于归道:“阿黎,姊姊亦有此心,只是青梅酸涩,城中人多有不喜者,咱们可怎么帮崔大娘卖呢……”

        阿黎道:“青梅酸涩不错,若是能与什么吃食茶饮混合,加在里头调味的话,不就能卖出去了吗?奴家曾听说文人大夫们谈诗作赋时喜将青梅与茶同煮,只是奴家也未尝过,不知究竟味道如何。”

        青梅与茶……似乎是个不错的组合……

        茶味酽苦,青梅酸涩,倒可一试……

        沈于归笑着点头道:“那好,阿黎你去烧水,咱们就试试你所说的青梅煮茶。”

        当下有了饮子,可还需得吃食相配。沈于归看着窗外的一片绿色,又想了想这炎热的天气,不禁想起后世夏日里吃凉面的日子。

        凉面……沈于归倒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来:“阿竹,马老板的冰昨儿可送来了没有?”

        阿竹应道:“送来了,奴家让马老板将冰存在咱们院中的井窖里头了!”

        当下虽没有冰箱,可是只要有冰块也好办得多!那么炎炎夏日,就从一碗冷淘开始吧!

        冷淘,在后世就是凉面。相比于后世,北宋人可是将一碗冷淘玩出了花儿。光是汴京城中的冷淘,便有银丝冷淘、丝鸡淘、甘菊淘、抹肉淘等,这些都还是时下最流行的,若是算上小众些的,便更多了。

        这些冷淘,今日却不能一一都做,沈于归决定先做冷淘中名气最大的一种——槐叶冷淘。

        冷淘是面,要做槐叶冷淘自然要先和面。除了面,槐叶也是必不可少的。恰好,沈记食肆铺面后头的院中长着几棵槐树,如今正是枝繁叶茂,沈于归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摘了满满一筐槐叶来。

        吩咐阿桃将槐叶洗净,兑上些许清水,用杵碾碎磨出汁水,那边阿竹开始净手和面做面条,又让阿黎将从崔大娘处拿来的青梅洗净,在每个青梅上用刀轻轻切出十字花纹,为了后续煮茶时青梅汁水能更好地进入到茶水里。

        食肆里的每个劳动力都没浪费,沈于归自然也不能闲着,便开始调配浇头来。

        这浇头是等冷淘煮好之后,若客人随时点了想吃,便只将面条拿出来,淋上提前备好的浇头即可,既方便又快捷。

        各处做冷淘的店家所做的冷淘,毕竟都是面条。同是用面粉所和的面条,难不成还能和出金子来?自然,这不同店家所做的不同风味,全在这浇头上。

        沈于归进了厨房,寻了一根碧绿的黄瓜、一捆胡葱,又取了一块上好的鸡肉来。

        先将鸡肉放入锅中生火煮熟,待煮熟之后捞出,浸在凉水里头。待整块鸡肉凉下来之后又切成细细的鸡丝,这便是极考验刀工的,需切得又细又均匀,如粗棉线一般为最佳。

        除了将鸡肉切成鸡丝,还将黄瓜也切成细细的黄瓜丝。还有胡葱,将头尾去了,只取中间最辛最辣的那段胡葱白。

        将鸡丝、黄瓜丝、胡葱白、盐巴、胡椒、葱花、姜片、蒜丁等佐料倒入大碗中,再加三勺酱,最后以胡麻油收尾。金黄的胡麻油淋在这些食材上,立刻飘香。沈于归拿竹箸将碗中肉菜佐料拌均匀,浇头便算是做好了。

        看看外头,阿桃的槐叶汁早已磨好,将青绿的槐叶汁混合在阿竹揉制的面团里头,面团也渐渐变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淡淡的青绿色,擀薄切丝,青绿色的细面便大功告成。

        阿黎搬出了食肆里稍大些的茶壶,将食肆中存货尚多的阳羡茶扔进去煮了一壶。等到茶水温热的时候将洗净切好的青梅哗啦啦倒进去,之后便没什么事,盖子一盖等茶水煮开便好。

        细面切好了,接下来便是生猛火煮熟,在锅中水最为沸腾的时候快速煮熟后立即捞出,并放入凉水中防止细面受热粘黏影响口感。

        等到细面冷却后捞出放入干净瓷碗中,将方才提前准备好的浇头一股脑淋上去,浇头与冷淘充分混合搅拌,每一根冷淘上皆充分地裹上佐料汁水,一碗槐叶冷淘便做好了。

        面对三个眼巴巴看着自己手中槐叶冷淘的小馋猫,沈于归公平起见,将一碗冷淘平均分了四份,一人一份,一人皆得小小的一碗。

        单是看着这一碗槐叶冷淘,碧绿的颜色与青白的瓷碗相搭配,就已极是舒心,似乎将整个夏日的骄阳与蝉鸣都装进这一方小碗里了。

        每根冷淘上都裹着满满的花椒蒜末,看得人食欲大增。第一口下去,嘴里全是佐料的猛烈香味,如同炮火一般,刺激着人的味蕾。

        花椒的爽麻与胡葱白的辛辣一马当先,首先便来了个下马威,也给后续的味道开了个好头。麻辣下肚,胃口大开,蒜末的醇香、葱花的清香、姜片的辛香亦紧随其后。

        鸡肉丝与黄瓜丝荤素搭配,像是两兄弟一般,配合得极好,互不干扰又相辅相成。劲道的冷淘中的槐叶香虽不明显,可若是没有了槐叶的木香,倒还真少了许多滋味。一碗槐叶冷淘吃下肚,又香又凉快,当真是消夏的绝佳美食了。

        自己试煮的槐叶冷淘分量本就不多,四个人平分,每个人所分得的就更少了。沈于归才吃了两三口就已经见底,抬起头一看,这三个小馋猫更是吃得干干净净,恨不得连碗底都给舔干净了。

        沈于归笑:“难道就这么好吃?”

        三人皆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方才槐叶冷淘吃得太快,胸口有些积食。正好,食肆中所煮的青梅茶的茶壶盖子正因沸水砰砰作响,阿黎道:“沈姊姊,青梅茶也煮好了,奴家倒一杯青梅茶给姊姊解腻!”

        说着,却也是倒了四杯。沈于归接过茶碗,只见茶汤亦是绿色,这次的绿却如那竹林的绿色一般好看。

        茶汤水汽升腾,飘出来的不仅是水汽,还有阳羡茶的茶香与青梅的果香,混合在一处,仿佛命运的交响乐,缺一不可。

        沈于归细细吹凉,啜了一小口。阳羡茶汤入口清爽中带着些苦涩,本是极好的,如今加了青梅同煮,青梅中的汁水与茶汤混在一处,给清苦带来些许酸甜,这酸甜却又是如梦一般,转瞬即逝,极快极微地从舌头上经过,如同梦中情人的衣袂,仙然飘过,却又抓不住。

        细细饮完一碗,沈于归心中百感交集,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淡淡点头。阿桃阿竹不知细品,两个人只是七嘴八舌:“这茶酸苦,却是不好!咱们日后还是单饮茶汤罢了……”

        正说话间,忽有人从食肆外头进来,倒把沈于归吓了一跳。


  https://www.dldwx.cc/xs/44896929/111752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