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行思坐忆 > 第25章 清议

第25章 清议


第二日午时,崔瑈依约来至赵煜的书房,进门后恭敬行礼:“先生日安。”

        赵煜直入主题:“说说,想得怎么样了?”

        他坐在前方看着自己,眼睛黑如曜石,令人一见便仿若沉入了一片深渊。

        崔瑈暗暗深呼吸,将昨夜的反思缓缓说出:“回先生,学生初次写游学心得,未入其门,文章骨架尚缺,内容繁琐零碎,不够集中凝练。另外,所写过于故事化,缺少思辨性,几近街谈巷议。”

        赵煜看着眼前的这个学生,在他注视下,她说话间眼睫微颤,似颇紧张,但神色很是认真。

        崔瑈说完后,屏息等待他的点评。

        赵煜不置可否,就这么看着她:“怎么之前未能有这番悔悟?”

        崔瑈眼睛微亮,看来方向对了!心情放松间,既真心又圆融地答到:“因为读了先生十岁所作之文后,学生才发现了好文章的标准。”

        赵煜看她半晌,蓦地一笑,英俊脸庞如冰雪消融,笑意挡也挡不住,令她心跳莫名失了节拍。

        “照你这么说,你之前读的那些圣人之书,不都白读了么?”

        赵煜缓缓靠向黄花梨木椅背,道:“再想,究竟该如何回答。”

        崔瑈垂下眼,心思急转,她前面所言确是实话,先生不会以为自己在刻意奉承他吧?

        赵煜挑眉:“嗯?不会又要让我等一个晚上吧?”

        崔瑈立马谨声答:“因为意识到了自己必须得反思,需跳出自身来观照所写文章。”

        “以前就没反思过吗?”

        “嗯,也有过,只是没有这次深刻。”

        “还没说到点儿上。”赵煜气定神闲。

        崔瑈微抿唇,极快地抬了下眼,目光与他相撞。

        赵煜手指敲了一下案几,提示到:“你口中的‘必须得反思’,是我推着你去做,等你自个儿真正主动去想,那才能有所得,懂了么?”

        自省?崔瑈眉心一动,似有所悟,“先生,此次学生能有所反思,应是在于将过去种种写文章的套路都暂时搁置一旁,重新思考,也便新有所悟。”

        见赵煜认真听着,她继续道:“读了先生的文章后,学生发觉很能读出您个人特色,观其文词,能想见其为人,如此当我重读圣贤书时,便有了新的领会。”

        说到这儿,她瞬间想起了“某子”,不由一顿,“学生发现,凡是千篇一律的文章必定难以令人称好,文章须得写出个人的真切感悟,自我觉察出所写之原由,而非故作感怀,强行比附。”

        赵煜神色如常:“没了?”

        “啊,没了。”崔瑈抬眼轻声答,“我暂时就想到这些。”话里底气明显不足。

        “嗯,行吧,还算有救。”赵煜风轻云淡地说,“下次好好写,可别再气我了。”

        崔瑈脸颊上的热度开始寸寸攀升,这是差点儿就被判死刑了吗?紧张之余,又因这份亲近语气而心跳砰砰。

        “是,学生记住了!”她莞尔一笑,声音中带了些连她自己也未察觉到的欢欣。

        春风从窗外潜入书房,将桌上的素白宣纸吹起了一角,也悄无声息地吹皱了心池。

        ~~~~~~~

        西狩书院乃河东龙城最大的一家书院,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其名出自孔子“西狩获麟”之语,有时逢太平盛世之意。

        在地方乡人心中,西狩书院的地位非同一般,其威望甚至高于州、县官学,这是因为河东全州考中进士的人里,一半以上就出自此院。

        自从沈承远掌管西狩书院以来,常请天下大儒来此暂住讲学,于是吸引诸多文人雅士相集议事。随后,每月一次的“清议”渐成定例,不仅有地方生员和举人参与,亦有他地慕名前来之人,一道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起源于此的清议之风,如今已有向天下各州县传播之势。

        四月初一,便是西狩书院清议之日。

        未时,书院主楼前,庭院宽阔,左右两侧摆置着数张案几,大约三十余位文士已各自落座。

        这群人里,既有务实君子又有狂狷文人,有人方正端坐,也有人仪态随意,或举杯品茗,或自顾小酌,举动之间已见性情各异。

        崔瑈、高玠、方建鸿和薛嘉卉也坐在了众文士之中。直到今晨,他们几人才知自个儿也得亲身参与这场盛会,因事先毫无准备,四人心里都不免有些忐忑。

        抬头看向庭院左侧的高楼,崔瑈暗暗深呼吸,她知道赵煜就坐在那儿,正旁观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清议。

        早上出门前,赵煜还特意把她叫过去号了下脉,叮嘱她待会儿心情放平,别太激动,晕过去他可就不管了。

        一想到这儿,崔瑈忍不住翘了翘嘴角,她有那么喜好与人争辩么?

        很快,沈承远站在主楼前,以召集人的身份简略作一开场白,随即提出了今日所议之题。

        “世人常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今日,各位不妨论论这‘用才’二字。”

        用才?此题恐怕有两层含义吧。

        崔瑈正如此想着,已有人立刻出声道:“哈哈,沈先生之题深得我心,就由我来破一破题!”

        她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面白清瘦,手持一把乌骨羽扇,缓缓轻摇。

        “我心知沈先生的‘用才’二字实有两层意思,一是伯乐如何发现千里马,继而因材用之;二则是身为千里马,如何显现自身之资,使才能得用。”

        他环视众人一眼,悠悠说到:“按我说,诸位何曾登上过伯乐之高位,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论论这第二层意思罢!”

        这番自我嘲解的言论引得在场几声附和。

        “此题甚好,恰应当今趋势。”一名长须男子接过话来。

        “诸位皆知,当今天下,最不缺的便是咱们读书人。每两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参考人数多达近五十万,可其中又有几人能鱼跃龙门,入仕为官?寒窗苦读数十年,未能一展宏图,谁又能甘心?”

        此人已到中年,此时语声凄然,面容带了一丝落寞,“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此言的确不假。西汉名士贾谊,即便天纵奇才,不也是为这‘用才’二字黯然神伤?这便是时也,运也!”

        一青年书生似受启发,出声感叹:“这‘时运’之说我甚是认同。想当初,若不是孙皇后坚持在国子监开设女学,培育女官,又怎会有如今这女子入学为官之制?仁宗时期的礼部女侍郎颜贞,又怎能名留青史?”

        听到这里,崔瑈和薛嘉卉对视一眼,这番话倒是与她们紧密相关。很快,只听这青年男子继续道:“可见,普通人若难以把握‘时运’之玄,便只有依附德高望重者,方能有所作为,名传后世!”

        其声激越慨然,似乎重重砸在在座之人的心上。

        “时运”,崔瑈轻轻念着这两个字,陈夫子那日也曾如此说。她不由一笑,即便是父亲那般惊才绝艳之人也照旧埋没于世,如今的她,不正因攀上江左赵家而一改前命了吗?

        针对这番“时运”之说,身旁的薛嘉卉已忍不住率先回应。

        “自古科举取士久矣,我朝科举更是以公正著称,没有点真实才干之人怎能入仕为官,治理一方?我曾听闻,不少秀才因为不能脱颖而出就全怪‘时运’,自己不愿全力以赴便中途另谋他路。”

        薛嘉卉扫视着场内一圈人,笑了笑:“依我看,今日诸位论这‘用才’二字,不光得从个人立场出发,还得为朝廷考虑一二。如果我是铨选之官,我要用人,就用那些经世致用、能干实事之才,而不是只会舞弄文笔、耍耍嘴皮的酸秀才。”

        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不少人的嗤鼻讥笑,气氛有些剑拔弩张。

        崔瑈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心道怀玉师姐此言可谓辛辣,不过也有些猜到先生为何要让他们参与清议了。她暗自告诫着自己得沉住气,先仔细听听其他人还有些什么新的观点。

        之前说话的青年打量着薛嘉卉,猜想她定是出身不凡,于是悠悠回怼:“这位姑娘好大的口气,若你未曾参与选拔考试,那你不如先去经历几次,到时候再来指点江山也不迟。”

        他微露笑意,“若你是天之骄子,顺利备选为官,那我无话可说,毕竟你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哪能将你拖下凡间来受罪呢?”

        此话一出,便引起多人哄笑。

        见薛嘉卉成了众矢之的,高玠只好出面为这世妹圆回一二,尽管他觉得薛嘉卉之言是有些尖刻,但实则无甚差错。

        他站起身,拱手朝众人笑了笑,“诸位,想必这位姑娘指责的,乃是那些缺少了志气的庸人吧?这类人不曾付出努力,便大谈世事艰难,抱怨无人赏识,而实际上,他们的那份孤芳自赏缺少了真正的实力作为根基。”

        高玠顿了顿,话锋一变,“在座各位也知,并非满街都是尧舜圣人,人之天资各异,能力大小有差,此乃天地孕生之结果。若人能认清自己的长短优劣,各安其位,各有所得,上位之人不凌下,下位之人不越上,这何尝不是件乐事?”

        崔瑈浅浅一笑,先肯定,再否定,高玠这中庸圆融之辞用得倒是熟练。只不过,他的话里实则流露出了几分独属于上位者的理所当然,怕是要正戳他人痛处了。

        果然,接下来就有好几位文士针对此话猛烈攻击。

        她凝神听着,突然意识到四人之中,恐怕只有她和方建鸿更能理解这些文士的感叹。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知晓,从地方州县考入京城到底有多难。或是需要优于同辈的天资与数年如一日的刻苦,或是需要家学渊源与视野见识,另外,光是赶考路费一项,便可令不少读书人举步维艰。

        而这些,并不是出身京城高门的薛嘉卉和高玠能亲身经历的。

        她侧头看了眼方建鸿,他正眉头微皱,不知此刻在想些什么。


  https://www.dldwx.cc/xs/78939967/161600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