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重新再活一次 > 第六十八章:时间

第六十八章:时间


林凡举起手中的茶杯对着杨月说道:“嫂子,你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啊!解决了我一个难题,我在这里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说哪里的话,我们都是朋友,更不要说我和老钟都当你是自己的弟弟,给自己的弟弟出点主意还谢什么,你这客见外了啊。”“就是,我和你嫂子都没有兄弟姐妹,我们相处这么长的时间,早就拿你当弟弟看了,你也就别客气了,这样显的很生分。”钟国奎夫妻说道。

        林凡也连忙说道:“是小弟做的不对,和大哥、嫂子太客气了。”

        “哈哈,这才对吗!都忙了一天了我们先吃饭,边吃边聊。”说完钟国奎叫来服务员上菜。

        一顿晚饭在3人愉快的交谈中过去了,吃完饭后林凡又在钟国奎的办公室内,和他们夫妻2人喝茶聊天到9点才回家去了。

        晚上10点林凡照例在小区花园跑步,跑着跑着林凡忽然想起了钟国奎夫妻2人了,他们一个丈夫是很想开工厂的,可是因为金融危机工厂业绩减少倒闭了,妻子没结婚前是一家公司的金牌业务员,专门负责国内业务的、成绩斐然,结婚后便没做回家帮助丈夫处理事情,做一个贤内助、坚实的后盾,现在自己是有资金、他们是有能力,自己是否可以拉他们入伙呢?

        林凡心里暗想着,“现在我工厂的业务量增加了很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订单,这商标的制作、包装材料的制作等等一些要印刷的东西,这个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而这些东西都是找别的工厂买的,这让成本增加了一些。现在是不是可以自己也开一家印刷厂来生产呢?现在自己工厂采购的各类印刷用品都非常的多,完全可以支撑起一家印刷厂,再不行也可以先开个小点的,等将来印刷厂组建好后,也开发其他的客户接订单,自己这边订单数量上去了,也可以增加印刷厂的业务,这样一边可以给自己创收,一边也能降低充电宝这边的成本,赚钱到更多的利润。钟国奎以前就是开印刷厂的,他对于这一块是有很丰富的经验,只要有钱不用担心开不起来,自己完全可以跟他合资开一个印刷厂嘛。”

        “杨月之前是做国内业务的,而且工作成绩非常的好,现在自己的工厂要开发国内的市场,是不是可以将她拉进来,由她来处理国内业务这一块的工作,和熊国辉分别掌管内贸和外贸,这样他们都可以一展自己的所长。毕竟熊国辉一直做的是外贸,自己几次和他聊天、谈话,发现他对于国内的业务并不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国内市场的开发自己迟早是要做的,这人员的招聘、任用也需要一些人才,而杨月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自己是不是可以让她来做呢?”

        关于钟国奎夫妻倆是否愿意来,林凡没有并没有太多的把握,他们还有家酒楼在经营呢?不过林凡多次和钟国奎聊天时,发现他还是很想开一家工厂的,只是因为前一个工厂倒闭给了他一些打击,而且工厂倒闭前也亏损了不少的钱,他现在一时拿不出钱来去做。

        不管钟国奎夫妻是否能来,林凡都要去试一试的,现在他已经是一个要先做再看结果的人,只要觉得想法是正确的、可行的他就去做,至于是否能成功,这就要看他自己的能力了,未言战却因为怕输而先言放弃,这可不是现在林凡的性格。

        打定好主意的林凡,决定后天也就是周日找钟国奎夫妇谈谈,看看是否能争取到他们。

        第二天上午林凡一上班,就将沈国兴、李思雨、大哥、陈琳等人叫到了办公室,杨月昨天给他的建议他要实施了,想通过这些人给出的信息来确定业务部后面的工作计划。

        林凡问道:“李姐,我想了解工厂扩建流水线,多长的时间可以招满人?”

        李思雨想了想问道:“林总,我想先问下您打算扩建多少条流水线?”

        “沈哥,我们在不影响现在生产线的效率情况下,一次性可以组建多少条新线,老员工的抽调和管理人方面是否有问题?组建新线需要多少新工人?”林凡转过头问着沈国兴。

        想了想沈国兴回答道:“昨天会议结束后我也和冯刚、任军及流水线管理人员开了个会,您刚刚的问题我们也商讨了,最终的结果是一次性可以组建5条生产线,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情况下我们抽调尽少数的老员工,而且老线上抽调的员工和新工人组建的新线,比例要比较大,这样可以保持老线现有的生产效率不会降低。同时我们也大概计算了下,这样情况组建的新线效率方面刚开始是比较低的,但我们能确保新线在组建好10天后,生产效率可以达到老线的70%。新工人的需求量大概是70人左右,当然这不包括质检。”

        林凡心里暗自计算着,现在一天的产量是5万左右,增加5条新线后每天的产量应该可以增加到7万左右,当然这是新线的产量可以达到和老线一样的情况下,这样每个月算25天上班时间,每个月的产量就是180万不到,这样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先有订单的一倍以上,而且只要订单不断,流水线的组建也可以陆续增加,产量也会跟着增加。

        接着林凡又问陈琳和大哥,“大哥、陈琳,你们管的2个部门需要扩招多少人,能满足沈哥扩建新线的生产需求?”

        “按照沈哥说的,我注塑部大概还需要增加30%的机器,人员也要增加40人左右。”林凡森回答道,之后陈琳接着说,“质检大概需要60人,组建新线需要安排质检,1条线是5个质检、5条线就需要25人,产量增加了零配件的检验也增加了工作量,这方面也需要人手,还有就是每个注塑机需要配备2个质检,按两班倒就需要4人,这方面的人手也要不少。”

        林凡再次问道李思雨:“李姐,按照他们说的人数,我们大概需要再招聘180人左右,而且为了培养后备人才也需要增加10-20人的样子,也就是快200人了,这么多的人多长时间可以招齐?”

        李思雨想了想说道:“现在8月份了,这7月初就有一些高中毕业,但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出来工作了,所以人员是比较好招聘的,大概需要一周的样子就可以招满需求的人数。”

        按照李思雨的说法那就是每天招聘的人数刚好可以组建一条流水线,一周的时间就可以组建完毕,10天形成生产力,那么半个月就可以将产量扩大到200万左右,现在就开始国内客户的开发,也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有成果,刚好可以和扩建的时间吻合,看来是可以开始国内市场的开发了。

        林凡说道:“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一定要做的,生产部和人事部合作一起招聘新工人,一定要尽快的招齐,,并且要快速的形成生产力,我有预感,我们后面的订单会越来越多的,所以人事部要持续的招聘人,生产部要制定好培养计划和扩建计划,订单增加我们的生产线就增加,做的提前准备,不要临时出现问题导致新线无法组建。有没有问题?”

        4人一起表示没有问题,林凡就宣布这次的小会议散了,接着他让沈国兴将熊国辉叫来,要和他商讨业务部的事情。

        等熊国辉到后林凡说道:“熊哥,我刚刚和生产部、人事部讨论了下生产效率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比较好的,我们在扩大生产规模后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形成生产力,是可以达到现有订单要求的2倍以上的效率,所以我觉得你昨天说的几个方法可以实施了。”

        熊国辉很高兴自己的意见被同意,激动的说:“好的,林总,等下我会去就开是这方面工作的开始。”

        林凡点了点头,不过他对于熊国辉昨天想法的具体实施要问下,看看他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


  https://www.dldwx.cc/xs/52219/2727140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